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单元能力检测(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单元能力检测(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3 13:3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选择题
1.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和中国合力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多国结盟的特点
B.是新世纪冷战思维的产物
C.主要目的是应付地区反恐
D.是全面合作的新型国际组织
2.1972年尼克松访华,周恩来在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词中指出:“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根本
不同,在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是,这种分歧不应当妨碍中美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更不应导致战争。”这表明(

A.意识形态的分歧是导致此前中美长期对抗的根源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使美国调整对华政策
C.中美两国应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打开两国关系的新局面
D.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3.1971年8月,美国代表乔治·布什向秘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长递交了一封书信:“我们不讨论谁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我们所做是以联合国这个政治为主的组织对此一现实——中华民国一直以来是联合国忠实会员,另一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则统治着更多人口——做政治上的决定。”对材料理解比较全面的是(

A.美国认为中华民国是中国政府的唯一合法代表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C.美国企图通过双重代表,竭力的制造两个中国
D.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后,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4.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政府主张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也不与任何大国集团结盟,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这一外交主张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两极格局解体,世界走向多极
B.中国工作重心转移,需要和平环境
C.和平力量增长,战争威胁消除
D.中国外交开始成熟,大国关系和谐
5.1960年1月28日,中缅两国总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之间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中缅边界条约是新中国与亚洲邻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为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树立了良好范例。这表明(

A.中国开始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中国开始重视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关系
C.中国首次打开与亚洲国家友好交往的大门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6.下面是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据表。
“屋子”打扫干净了,但“客人”迟迟不来的理由是(

A.外交政策受意识形态的束缚
B.中苏结盟严重威胁西方国家
C.西方国家采取封锁包围政策
D.第三世界国家力量不够壮大
7.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在会议期间(

A.始创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B.修改并完善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D.最终达成《日内瓦协议》
8.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0世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60年代末,我国把外交立足点转向两个中间地带:亚非拉美是第一个,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我国外交发生这一转向的原因是(
)
A.亚非拉美国家全都实现了民族独立
B.西欧和日本开始挑战美国的地位
C.国际力量出现分化,中苏关系恶化
D.苏联改革失败,美日欧形成鼎足
9.毛泽东认为:“1950年《中苏
( http: / / www.21cnjy.com )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共同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A.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结合
B.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C.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型
D.取决于地缘政治的考量
10.1963年,毛泽东提出发展“两个中间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带”,即“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毛泽东提出这一外交政策的背景是
A.中法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B.美苏争霸态势趋于缓和
C.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变化
D.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
11.一个国家做好自己的梦
( http: / / www.21cnjy.com ),必须让别国也能睡好觉,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中国梦追求的是与世界共赢。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活动不能体现上述原则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原则
C.不结盟外交政策
D.“一边倒”外交原则
12.下列对三幅图片展现的共同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B.中国奉行友好结盟和平外交政策
C.中国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D.中国倡导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13.1978年7月,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政府停止了对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的无偿援助;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上述外交行为反映出(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新时期我国外交逐渐摆脱僵化意识形态的束缚
C.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中国的外交方针
D.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全面恶化
14.《人民日报》海外版载文披露,新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成立当日,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把毛主席宣读的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公告”及表达建交愿望的“公函”迅速送达各国,……文件不是送交某某国家使领馆,而是递交到外国具体人员手中,对收件人不称官衔,只称“先生”。这种外交礼仪形式显示了新中国(
)
A.谋求尽快获得各国承认的急切心情
B.要与各国建立新型外交关系的愿望
C.展示在世界舞台上独立平等的地位
D.努力打破世界大国对新中国的孤立
15.徐中约说:“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使中国取得了亚非国家集团领袖的地位。”其依据不包括
A.中国崇尚民族主义
B.重申和平共处原则
C.推行意识形态外交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6.1963年,毛泽东提出发展“两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地带”,即“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毛泽东提出这外交政策的背景是(

A.中法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B.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变化
C.美苏争霸态势趋于缓和
D.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
17.
下图漫画中“High
Lob”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吊高球”,其反应的实质问题应该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中国不想和日本打乒乓球
B.中美乒乓球赛在日本举行
C.美中关系改善日本不知情
D.日本是中美建交的大障碍
18.下图是一张纪念某次会议召开十周年的邮票,其中缺失部分应填写的会议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大
D.不结盟运动会议
19.毛泽东在与基辛格谈话时提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说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只要目标相同,我们也不损害你们,你们也不损害我们”,这就是后来所说的中国外交“一条线”战略。对该外交战略表述正确的是(

A.
正式提出于20世纪60年代
B.
表达了对美国霸权政策的不满
C.
直接促成了中美两国的建交
D.
有利于改善中国面临的外交环境
20.“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题型注释)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它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团结成国际统一战线,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尼克松曾发表演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长期观点而言,我们根本不能让中国永远排除在国际大家庭之外,独自孕育幻想、坚持仇恨和威胁邻邦。在这个小小的地球上,不可能听任十亿人口愤怒地在孤立状态下生活。”
-----《美国总统眼中的中国》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怎样的外交政策?该政策在当时有何作用?
(2)材料二中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
2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致力于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60年代前半期,中国政府与蒙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尼泊尔、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五国圆满地解决了边界问题。其中,中蒙有四千多公里的边界从未划定,地形复杂,再加上两国间的历史纠葛,蒙古对中国的戒心较重。为此,中方确定了以下谈判原则:基本维持现状,稍作调整;争议地区,按目前管辖情况,照顾双方边民利益和感情,通过友好协商,进行适当调整,求得公平解决。
——摘编自《中国当代外交史》
材料三
二战后,中美关系长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而日本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1972年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引发了国际上出现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I
材料四
过去14年,上合组织走出一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睦邻友好、合作共赢之路,始终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构建和谐地区,以协商一致原则处理国家间关系和上合组织事务,始终奉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以及对外开放原则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共同促进本地区和世界的稳定、和平与繁荣。
——李克强在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上的致辞(2015年12月14日)
请回答:
(1)分析归纳材料一反映的外交政策及意义。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政府解决边界问题的原则立场。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谈谈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
(4)据材料四,上合组织14年的经验对我国今后处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有何借鉴意义?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上海合作组织的特点是结伴而不结盟,排除A项;上海合作组织遵循结伴不结盟,因此不具有以军事同盟对抗军事同盟的性质,所以不是冷战思维的产物;C项表述不全面;上海合作组织是新型的区域合作组织,合作领域广泛,结伴而不结盟,故选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开展新型区域合作之上海合作组织
【名师点睛】上海合作组织是哈
( http: / / www.21cnjy.com )萨克斯坦、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于2001年6月15日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前身是“上海五国”机制。
其特点主要有由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国家间结伴而不结盟。性质: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意义: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2.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错误,中美长期对抗的根源应该是国家利益;B项错误,促使美国调整政策的原因还是从美国利益角度出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更不应导致战争”可以看出C项正确;D项错误,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1979年1月1日。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70年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
【名师点睛】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②美国长期实行的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出于对抗苏联威胁的考虑;③苏联对中国安全的威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和解决中美之间长期争端的战略考虑。
3.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与“我们不讨论谁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不符;B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是1971年10月;D项时间是1972年;由“我们不讨论谁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我们所做是以联合国这个政治为主的组织对此一现实——中华民国一直以来是联合国忠实会员”可以看出美国企图制造两个中国,故本题答案选C项。
考点: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70年代的外交·中国重返联合国
4.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决问题的能力。新时期中国政府主张不结盟,主要是为了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故本题选择B;A项错误,80年代两极格局没有解体;C项错误,战争威胁消除绝对化了;D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标志中国外交成熟了。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外交·不结盟
5.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之间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为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树立了良好范例”,可知这反映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应用,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故选D。A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B项错在“开始重视”,C项错在“首次打开”。
考点: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交成就。通过图表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非常少,新中国外交并未取得巨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B项“中苏结盟”的说法本身不准确,排除;C项表述本身正确,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多少与第三世界国家力量强弱没有直接关联性,弱小的国家同样可以跟中国建交,排除D。故选A。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概况及认识
7.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万隆会议知识点,旨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A项“始创”与1955年万隆会议史实不符,排除;C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才开始改善的,排除;D项错误,与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直接关联,排除;中国于1953年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得到修改和完善,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B。
考点:新中国的对外关系·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万隆会议
8.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把外交立足点转向两个中间地带:亚非拉美是第一个,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美苏争霸、中苏关系恶化,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故C正确。亚非拉美国家全都实现了民族独立,过于绝对,故A排除。西欧和日本开始挑战美国的地位,主要在60、70年代,故B排除。苏联改革失败,在80年代末,故D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三个世界
9.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分析能力。材料“1950年《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表明,当时新中国把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相结合,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故A项正确,CD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故B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10.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1963年,毛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提出发展“两个中间地带”,即“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变化,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故C正确。中法关系实现了正常化,没有反映美苏争霸,故A排除。当时美苏争霸态势紧张,故B排除。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在70年代,故D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三个世界的划分
11.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一边倒”指坚决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这是冷战大环境下的选择,它是冷战的产物,也加剧了冷战的局面,与世界和平的题意不符,故选D;ABC都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12.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六方会谈、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峰会”均属于多个国家的外交活动,在外交上属于“多边外交”,所以中国积极参加的这些外加活动也就属于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所以本题答案就是A。本题关键在于一定要明确三幅图片展现的共同信息是“多边外交”。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13.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与1978年底,题干中前两个外交行为与这一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从“停止了对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的无偿援助”和中日、中美关系的改善,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我国外交逐渐摆脱僵化意识形态的束缚,故B项正确;此时的国际格局仍是两极格局,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表述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外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活动体现
14.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中“文件不是送交某某国家使领馆,而是递交到外国具体人员手中,对收件人不称官衔,只称“先生””体现出外交平等的理念,故B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服符合题意。
考点:现代中国的外交 新中国初期外交 外交理念变化
15.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我们奉行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求同存异的方针,ABD不符合题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突破了意识形态,故C项是本题的答案。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6.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的时间1963年和两个中间地带结合所学,这两个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东欧则反对苏联控制,此时社会主义阵营逐渐走向分裂,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是1964年,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错误,当时美苏争霸没有缓和;D项是7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60年代外交
17.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片的分析能力。由图片“周恩来、尼克松”可知,这讲的是1972年中国与美国关系改善,而日本不知情,所以答案选C。A、B不符合图片,排除。D不符合史实,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
【名师点睛】国家之间交往的最高准则是国家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益,中美两国由敌对走向正常化是因为这符合中美两国国家利益,而不是因为其他国家因素。但是中美关系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国际因素,国际环境的影响。
18.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图片的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息提取能力。日内瓦会议召开与1954年,万隆会议召开于1955年,第26届联大召开于1971年,不结盟运动会议召开于1961年。由图片1955-1965年可知,这次会议应该是万隆会议,所以答案现B,排除其他选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19.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20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毛泽东在与基辛格谈话时提出”、“只要目标相同,我们也不损害你们,你们也不损害我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提及的是1971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据此判断选项: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基辛格访华时间信息,排除;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错误,中美两国建交是在1979年元旦,题干信息只能够说明中美关系趋于缓和,推动走向正常化,排除;D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正确。故选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概况
20.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
“21世纪……之前……彻底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等信息判断材料反映的是1999年12月澳门回归,之所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强大,故选D项。A属于解决统一问题的方针,B是针对台湾问题,C符合事实,但是与D相比,属于次要原因。故选D。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祖国统一大业
·香港、澳门的回归
21.(1)“一边倒”政策。作用:巩固革命成果,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利用外援进行经济建设。
(2)态度:美国从敌视中国转变为愿意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
成就:1971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国际上掀起了一股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很容易判断新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采取了“一边倒”政策。根据所学可知它对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起了重要的作用;并对巩固革命成果,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利用外援进行经济建设。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尼克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演说可知可见美国对中国态度由敌对到缓和,愿意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主要表现在1971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边倒;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70年代的哦外交成就 表现
22.(1)政策:“另起炉灶”。
意义:它使新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2)立场: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照顾双方边民利益和民族感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
(3)处理:发挥美国在中日关系交往中的积极作用;隔置争议,消除隔阂,加强沟通、合作,继往开来;警惕中日交往中的右翼势力死灰复燃。
(4)意义:合作共赢,平等互利(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协商一致;结伴不结盟。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政策,材料一提出审查国民政府的条约,按其内容分别对待,属于“另起炉灶”。第二小问意义,依据教材内容回答“另起炉灶”的意义。
(2)中国政府解决边界问题的原则立场,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二中考虑到历史上“边界从未划定,地形复杂”,在现实方面基本维持现状,稍作调整;既坚持维护国家领土利益的原则性,又在“争议地区,按目前管辖情况,照顾双方边民利益和感情”;“通过友好协商,进行适当调整,求得公平解决”,体现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处理中日关系,材料三中“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要发挥美国在中日关系交往中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还要“求同存异”加强沟通,此外,要警惕日本国内右翼势力。
(4)上合组织14年的经验对中国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邻国关系的启示包括,材料四中关键信息:“睦邻友好、合作共赢”,“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以协商一致原则处理国家间关系”,“始终奉行不结盟、不对抗”,概括即得。
考点:现代中国外交 新中国初期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代中国外交 新时期外交 上合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