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4
Where
is
Lucy
from?
Lesson
1教案
1教学目标
1.
语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听、说、认读China,
Australia,
Canada,
the
UK,
the
USA;
(2)能初步运用目标语:
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进行交流;
(3)能将五个国家的国旗与单词进行匹配。
2.
学习策略目标:
(1)引导学生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与交流;
(2)培养学生积极与人合作、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文化意识目标:
(1)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2)采用多种语言教学途径,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模仿,敢于表达,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
(3)增强学生的祖国意识,培养爱国之情;
(4)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2学情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重大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上册Unit
4
Where
Is
Lucy
From
Lesson
1的第一课时,是围绕国家、朋友的话题展开,依托熊大开派对五国国宝来贺的情境,让学生在语境中感知五国文化,初步运用目标语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进行个人信息交流,为后续学习作铺垫。同时国家词汇与地理学科亦有融合点,可进行学科综合化教学。本土及异国文化的渗透,也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四年级学生。四年级孩子生性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对英语学习兴趣浓厚;该年段学生在管理好自己的同时,多数学生乐于帮助他人,愿意和同伴合作,适宜循序渐进地培养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与习惯。
学生通过(三年级以来)一年多的英语学习已掌握26个字母,已能够简单地自我介绍与问候:Hello,
I’m…
/
How
are
you
/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Nice
to
meet
you
(too)!
而这些知识储备将为本课教学提供帮助,在本课学习后孩子们能够结合新旧知识,有礼貌地问答一些基本的个人信息。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五个国家词汇China,
Australia,
Canada,
the
UK,
the
USA;
(2)运用目标语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进行交流;
(3)学生对五个国家、国旗的认识和匹配。
教学难点
(1)单词China,
Australia,
Canada,
from的发音;
(2)运用目标语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进行交流。
4教学过程
4.1
教学过程设计
Step1.Free
talk
(1
min)
T:
Hello!
How
are
you
What’s
your
name
Nice
to
meet
you!
Ss:…
(设计意图:与学生互动,简单问候基本信息,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巩固了旧知,也为本课拓展环节奠定基础。)
Step
2.
Lead
in
(1 min)
从身后拿出熊大头饰并戴在头上,与学生打招呼,同时在幻灯片上呈现熊大过生日的背景,搭建本课教学场景。
T:
I’m
Xiong
Da.
Today’s
my
birthday.
Welcome
to
my
party.
And
I’ve
invited
some
more
friends.
They
are
coming.
(设计意图: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人物创设情境,让学生也参与进熊大的生日派对,并迅速融入英语学习的氛围。)
Step
3.Presentation
&
Practice
(25
mins)
(1)中国国宝动物熊猫来贺,引出单词China。
采用听录音跟读,分音节拼读,以及四级制(Teacher-Teacher
Assistant(TA)-Group
Leader(GL)-Group
Members)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和操练单词China.
学生观看中国风光视频,激发爱国热情,同时学习和操练句子
“I’m
from…”。
(设计意图:先正音,再采用四级制,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放手给学生。通过观看中国风光视频学说
“I’m
from
China.”彰显英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2)袋鼠来贺,引出单词Australia的教学。
教师出示Australia的教学卡片,学生跟录音读Australia.
教师先后伸出拇指、食指、中指,用手势拆分教读Australia的三个音节,加深学生的印象。
提示学生看幻灯片小贴士,在小组内以多种方式操练Australia。
(设计意图:Australia是本课的难点词汇,单词较长,发音较难,设计手势拆分法教读,降低学习难度。老师检查小组长,小组长又帮助小组成员在自主学习中继续强化Australia的发音,突破难点。)
听录音Hi,
I’m
from
Australia.之后,教师带上动作示范。
学生看幻灯片小提示,并在小组内模仿袋鼠动作和声音。
分小组展示:Hi,
I’m
from
Australia.并给予评价。
通过袋鼠的礼物,展示澳大利亚风土人情,感受异国文化。
(设计意图:TPR教学,提高学生兴趣,突破难点)
(3)海狸的到来,引出单词Canada的教学。
学生跟录音读Canada,
分音节教Canada,
用升降调操练,
请TA代替老师用升降调操练。
打开海狸送的生日礼物,欣赏Canada的风光视频,感受加拿大自然风光。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TA帮助老师完成教学任务)
(4)自主学习:Let’s
chant
教师示范,学生按小贴示在小组内练习说唱,然后集体说唱。
(设计意图:前三个词汇China,
Australia,
Canada
是本课重难点词汇,设计Let’s
chant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轻松的说唱中加强对这三个词汇及句子I’m
from...的巩固复习。)
(5)知更鸟的到来,引入单词the
UK.请小老师教读,随后欣赏英国人文风光视频,感受英国文化。
白头鹰来贺,引入单词the
USA,让学生齐读后欣赏美国人文风光视频,感受美国文化。
(设计意图:学生已会26个字母,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二个词汇)
(6)回顾已学单词
T:
Now
all
my
friends
are
here.
They’re
from…
(手指板书)
Ss:
China;
Australia;
Canada;
the
UK;
the
USA.
(设计意图:学完五个词汇后,利用板书进行复习巩固,为后面的教学环节作铺垫。)
(7)提示学生看小贴士,进行小组合作,利用词卡、国旗,小组操练巩固五个词汇。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长、小老师的帮助,在小组内内化、巩固单词)
(8)
Game:
Quick
response
教师快速出示词卡,学生起立挥旗并大声读出单词。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了解学生对单词与国旗匹配的掌握情况。)
(9)
Listen
and
circle
(设计意图:将听力设置为派对的一个游戏环节,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检测学生单词与国旗的匹配情况,并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
(10)
Make
friends
“找朋友”音乐响起,进入派对交友时间。学生听录音,感知并学习Where
are
you
from
并教读
Where
are
you
from
学生两两搭档,用上国旗操练问答: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
(设计意图:“找朋友”音乐营造派对氛围,分层次机械操练本课目标句型。)
Step
4
Consolidation
&
Extension
(10
mins)
T:
Boys
and
girls,
let’s
get
to
know
each
other
better.
Please
work
in
groups
and
make
a
dialogue,
Look!
提示学生看小贴士,借助头饰、国旗完成深入交流。
学生准备,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活动,利用道具,着力营造较真实的情境,新旧知识融合,寓教于乐,学以致用。)
Step
5
Assessment
&
Assignment
(3
mins)
(1)Assessment
and
summary
T:
Let’s
see
which
group
travels
farthest.
Oh,
Group...
Big
hands
for
them.
And
in
my
mind,
all
of
you
did
a
very
good
job
today.
So
big
hands
for
yourselves.
Today
so
many
friends
come
to
my
party.
I’m
really
happy.
Thank
you!
Maybe
they
are
from
China,
Australia,
Canada,
the
UK,
the
USA,
but
remember:
You
and
me,
from
one
world!
No
matter
where
you
are
from,
we
are
family!
We
are
together!
Thank
you!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来进行教学评价,紧扣本课主题,体现学科融合和英语的人文性。熊大在派对结束时发表感谢,体现故事场景的完整性,又巧妙回顾本课词句,并渗透情感教育。)
(2)Assignment
Find
more
information
about
different
countries
on
the
Internet
and
share
with
your
classmates.
(设计意图: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并让学生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