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国历史八上14难忘九一八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上14难忘九一八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3 17:10:46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让东北人民远离家乡,抛弃宝藏的事件是什么?歌曲唱出了东北人民怎样的思想情感? 近年来,每当9月18日这一天,沈阳都要鸣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歌曲《松花江上》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课 难忘九一八1、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一、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时间、地点、策划者、借口)简单经过:结果:-----制造战争借口东北三省沦陷1932年,日本扶植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在日寇的铁蹄下,东北三千万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思考: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末代皇帝溥仪蒋介石的不抵抗抗政策资料:
事变前日本在东北的军队只有1.9万人,而中国东北军有20万人.中国军队在人数上占绝对的优势.但为什么日本仅用了四个月就侵占了中国的整个东北?
材料阅读-----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密电一(事变前):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密电二(事变后):
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这两封密电反映出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前后奉行的政策是什么?--------不抵抗政策蒋介石(漫画)一、九一八事变2、东北人民的反抗斗争(史实)①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②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杨靖宇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华北危急!!!侵占东三省后,日本又把魔爪伸向华北自学课本第71页最后两段正文,思考:①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什么主张和要求?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②国民党内部的一些爱国将领如张学良、杨虎城等,他们又是什么态度,什么反应呢? 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二、西安事变(目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经过:背景:在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感召下,张、杨决定停止进攻红军,逼蒋抗日。影视片段 (目的)为逼蒋抗日,(时间)1936年12月12日,(人物)张学良、杨虎城在(地点)西安(内容)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蒋介石讨论: 怎么处置蒋介石 假设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你对蒋介石是杀还是放?理由是什么?中共调停周恩来赴西安二、西安事变最终结果:获得和平解决和平解决的意义: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回南京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遭到蒋介石的软禁,失去人身自由长达54年之久。辗转流迁,先后在南京、浙江奉化溪口、安徽黄山、贵州、重庆、台湾等多处幽禁。 2001年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史特劳比医院病逝,享年101岁。 评价
2001年10月15日江泽民总书记发给张学良亲属的唁电中称张学良“是伟大的爱国者,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二、西安事变 我们应向张、杨学习什么? 在民族危亡时刻,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日本发动
1931.9.18东北三省沦陷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东北人民反抗斗争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张、杨
动 机停止内战,逼蒋抗日经过(1936.12.12):结果:获得和平解决和平解决的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初步形成。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小结:九一八 事变西安事变达标测试1、九一八事变后,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亡的主要原因是:
( )
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B、东北守军战斗力低下
C、蒋介石采取的不抵抗政策
D、日军为侵华作了长期准备
2、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 ( )
A、张学良、杨虎城 B、张学良、叶挺
C、叶挺、贺龙 D、张自忠、蒋介石3、如果让你编写课本剧《西安事变》,在西安调停的会场中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毛泽东 B、蒋介石
C、张学良 D、周恩来CAA18、仔细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是以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中国
东北的哪一历史事件为创作背景的?(1分)4、仔细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是以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中国东北的哪一历史事件为创作背景的?(1分)
(2)“东北军脚上的镣铐”指什么?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2分)
(3)东北人民是否放弃了斗争?请举两例说明。(3分)
九一八事变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没有。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6)此“兵谏”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                     (  ) 5、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否则打“×”。
材料一:东北沦陷,时逾五载,国权凌夷……学良等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促其反省。
材料二: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
材料三:中共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问题致周恩来:争取蒋介石:停止剿共政策与红军联合抗日,在上述条件有相当保证时,恢复蒋介石之自由,……一致对日。
(1)材料一中“东北沦亡,时逾五载”指张学良发动“兵谏”的时间为1936年。 ( )               
(2)材料一中的“介公”指杨虎城,此“兵谏”的目的是“逼蒋停止内战,抗击日寇”。 ( )       
(3)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蒋介石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所以“抗日反蒋”的口号是错误的。  ( )        
(4)从材料三不难看出,西安事变发生之前,蒋介石仍在实行对共产党的围剿方针。  ( )           
(5)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诚意是和平解决此“兵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