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第4课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入新课北京郊区农民高举“三面红旗”参加国庆游行三面红旗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
撕片白云揩揩汗,凑上太阳吸袋烟。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中央公布总路线,跳下马来坐火箭。
新的纪录纷纷传,报喜锣鼓敲破天。
原子时代搞建设,一天等于二十年。没有翅膀要飞天,不坐飞机坐火箭。
莫说指标能实现,白云也能搞几片。学习目标1.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并能正确评价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2.掌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知道国民经济的调整情况及结果。一探究点:“大跃进”新课探究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历史先例和足够准备,只能摸索着在曲折中前进。
②当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1)产生的背景: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2)时间:(3)内容:(4)目的:(5)表现:(6)评价: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实质:高速度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农业:浮夸风(以粮为纲)。工业:全民大办钢铁(以钢为纲)。这条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求富求强的强烈愿望。但由于过分强调“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助长了浮夸蛮干的风气。2.大跃进运动(1)指导思想:
(2)表现:
(3)过程:
(4)后果:
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高指标、高速度。首先在农业上发动起来,而后扩展到工业领域,掀起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浮夸风现象严重,生产遭到破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大跃进”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是前进中遭遇的重大挫折。“大跃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经济建遭到重大损失,使人民生活遭到了极大的影响。讨论:“大跃进”的后果(评价)、教训。教训:①经济建设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②立足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③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浮夸蛮干违反客观经济规律,违背科学必受惩罚)“卫星田”稻穗竟能托住一位小姑娘农业大跃进社社放卫星各地纷纷以虚假的高指标、高纪录相夸耀辩一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对于这个口号,有这样两种认识。有人认为对,有人认为不对。你的看法呢? 不对。因为这个口号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
意志和能动作用;这种"大胆"有盲目性,人
的胆子大到什么程度无法衡量,而土地产量是有限的,因此也违背了客观规律。“大跃进”中浮夸风的宣传画一个萝卜千斤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大跃进”中浮夸风的宣传画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大跃进”中浮夸风的宣传画“大跃进”中浮夸风的宣传画“大跃进”中浮夸风的宣传画刻舟称瓜摘棉花画中诗
稻子玉米搭彩门,
悟空说是南天门,
社员高坐哈哈笑,
这是俺社幸福门。大跃进时期生产的载重156吨汽车1958年钢产量指标为1070万吨(较1957年翻一番)河北省徐水县在大跃进时代修建的土高炉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群(群众运动)北京居民将自家金属用品拿去炼钢1.开展领域:农村。2.时间:1958年开始。3.原则:工农商学兵相互结合、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4.内容: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将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转变为人民公社。5.后果: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生产力。一探究点: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和教训:教训:“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说明任何事物的发展,任何工作的进行,都必须做到必要性和可能性两者结合。量力而行,稳步推进,才是妥善之举。影响: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
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给我们的启示: 制定政策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并且要符合本国国情。公社社员在农民深翻田地全家吃大锅饭1、背景:
2、方针:
3、结果:“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严重后果逐渐显露出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1年)八字方针1965年初,基本完成调整任务。一探究点:国民经济的调整调整:调整过高的不切实际的经济指标和
工作要求。
充实:充实薄弱环节,主要是抓好农业生产,
特别是粮食生产。
巩固: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作为进一步发
展的支撑点。
提高:克服困难,解决存在的问题后,进一步
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1962年1月11~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扩大的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会议总结1958年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分析了工作中的主要缺点错误。这次会议对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1965年我国完成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
思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后果,中共中央毛泽东提倡调查研究,调整国民经济。中央领导正视现实,勇于纠错,吸取教训,实事求是,这是恢复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
设问:片面追求高速度转向国民经济的调整,说明了什么?课堂小结“大跃进”人民公社国民经济的
调整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2.“大跃进”运动的出现及其表现
3.“大跃进”运动的结果和影响1.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问题的决议》
2.全国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
3.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后果1.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原因
2.三年严重困难
3.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4.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随堂训练1、 年开始的_____________ 和 ,为我国经济建设留下深刻教训。
2、“大跃进”的核心内容是全民“ ”。
3、面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1961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正式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 、 、 、 ”的八字方针。1958“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大炼钢铁调整巩固充实提高4.“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是片面强调了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中的( )
A.多 B.快 C.好 D.省
5.我国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出现在( )
A.1956年 B.1958年
C.1960年 D.1961年BB
6.人民公社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超越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B.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C.政社合一不利于经营管理
D.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A
7.为何“大跃进”会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到挫折?应吸取什么教训? 答:原因:对国情分析不够,经济建设没有经验,又急于求成,提出了脱离实际的过高的生产指标,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经验教训:①经济建设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②立足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③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