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诗五首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03 18:5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9张PPT。30 诗五首《饮酒》
《行路难》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己亥杂诗》饮 酒(陶渊明)一、 回顾陶渊明
二、回忆有关作品
1、《桃花源记》
2、《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自主学习
1、 根据已学过的相关知识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其主要成就。
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 合作学习1、疏通全诗内容。
2、理解积累诗中的生字词语。合作探究
体会作者的情感、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检测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厌恶官场生活,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意,获
得恬静的心境。(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
活的热爱。)
2、谨记:
1)情景交融的句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写景名句)
2)总结句(主旨句)(富含哲理的名句):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第二课时 唐朝的诗人清高。一壶酒,一把剑,一轮残月。一路狂舞,一路豪饮。舞出一颗盛唐的剑胆,饮出一位诗坛的谪仙。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不是粉饰,不为虚名。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沧海一声笑,散发弄扁[piān]舟,踏遍故国河山,一生哪肯摧眉折腰!
吴可欣《唐诗里的中国》
行 路 难(唐)李 白 写作背景:李白少有大志,胸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他二十四岁“辞亲远游”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李白才高志大,很想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因为他蔑视权贵,不容于朝,受到谗毁排挤,没被皇帝重用,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行路难》即作于被迫离开长安时,朋友们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感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行 路 难
李 白 学习目标:
1、读:准确流利。
2、品:赏析美点。
3、悟:把握主旨。
4、背:背诵课文。
借助课文注释了解作者、作品相关知识。自主学习 李白,字__,号__,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__之称 ,他和杜甫并称__。杜甫评价他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___”的艺术魅力 。
“行路难”是____,?“乐府”,指的是能够配乐的歌诗,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 检测一
组内任选形式读课文 。要求:准确流利。
(形式:齐读、互读、接龙、轮流读等。)合作学习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 路 难
李 白 自主学习
自读:感受诗中的美句。
提示:请自选一句阐释它的含义和作用。第一个层面,要阐释它的含义;第二个层面,要阐释它的作用。好,开始思考。? 示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总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这一句表现了诗人遇挫不馁的伟大人格,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诗境豁然开朗 。
(思考、批注、写下关键词。 )合作学习
组内交流意见,解决疑难,准备展示。
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展现作者的情感变化。 分析:作者复杂的心理历程、情感的起伏变化?
自主学习:练习巩固: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谨记:
1)名句:
2)写作者抑郁愤懑心情的句子。
3)写自己在人生道路上遭受挫折,感到无路可走的 两句。
4)借用典故表达自己虽然退隐,但终会得到重用的两句。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
气慨,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体现作者倔强、自信、积极执著追求理想)1-4分句5-6分句7-8分句寄 语 祝同学们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711-770) 杜甫,字[ ],唐代著名诗人。
杜甫后人称之为“ ”,他写的诗被人誉为“ ”。
杜甫诗的风格是[ ]。
我们曾经学过和杜甫诗有:子美诗圣诗史沉郁顿挫1、《望岳》 2、《春望》
3、《石壕吏》
4、《江南春绝句》 5、《春夜喜雨》望 岳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春 望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江南春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歌”指歌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为:被。歌:诗的体例。
意思是茅屋被秋风所破坏。题 解 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对杜甫的评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朱德对杜甫的评价:?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自主学习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听课文5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朗读.ram,注意读音:根据课文下面注释,梳理诗每段的意思,赏析喜欢的诗句。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深秋八月,狂风怒吼,卷走了我的草屋上的几层茅草。茅草飘飞,飞过浣花溪,散落在江边,高的挂在高大树林的枝头,低的落在水塘和水边地里。一、写秋风破屋的情景。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南村的一群顽童欺负我年老无力,竟狠心这样当面做盗贼,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燥再也喊不出声来了,只好回来靠着手杖自己叹气。二、对“群童抱茅”的感叹。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一会儿狂风停息,乌云像墨一样黑,秋日的天色灰蒙蒙的接近黄昏。被子用了多年冷得像铁一样,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因为屋顶漏水,床上没干燥 的地方,而雨水还像麻线一样不断流。三、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如何才能得到千万间宽大的房子,彻底庇护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高高兴兴的,在狂风暴雨中也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岳一样呢?唉!什么时候,我的眼前能一下子出现这种宽大的房子,即使我的茅屋被狂风吹破,我自己被冻死了也心甘情愿!四、抒广厦庇寒的情怀。合作探究1、本文的写作思路。
2、作者的济世情怀。一、写秋风破屋的情景。 二、对“群童抱茅”的感叹。三、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四、抒广厦庇寒的情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惨悲哀愿时
间现实理想(实写)(虚写)悲惨凄苦推己及人高贵品质主题思想: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博大胸襟)检测: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谨记:
1)诗中哪句写出了诗人贫寒凄楚的生活状况?
2)由自己的苦难写到国家的苦难,中间起到过渡作用的诗句是哪句?
3)诗中哪句写出了诗人的美好愿望?
4)诗中哪句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名句)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系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朝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前苏联〕别林斯基导入新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江陵人,天宝三年进士,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作者两次出塞,从军西北十余年,熟悉边塞生活。他与高适齐名,是唐代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作者介绍题解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 754 ),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同任判官的武某归京, 岑参便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之作。“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本诗的体裁:歌行体诗、送别诗、边塞诗
学习目标 多读,体味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情怀。
理解作者寓情于境、情景交融的写法。诗歌的朗读 规范
清晰
停顿
语速
节奏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hàn
??lán诗歌朗读1、将诗歌分为两层,并各用两个字归纳层意。
2、两层在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
3、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是哪句?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一、咏雪(前10句) 二、送别(后8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第一层以写景为主,第二层以叙事为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写漫天大雪中边地的壮丽景象。(前十句)前四句:写大雪分飞,遍地银壮的图景。中间四句:写雪天的奇寒。后两句: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图景。二、写送别武判官的情形。(后八句)写送别宴会。前四句:写轮台东门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后四句:描写边地奇异风光,抒发与朋友离别的无限惆怅之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检测: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谨记:
1)描写雪景最为生动的名句是:

2)表现作者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心情的诗句是:
3)写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衬托离别时无限哀愁的两句是:
描写边地奇异风光,抒发与朋友离别的无限惆怅之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龚自珍己亥杂诗 自主学习1、了解作者。
2、读、背诗歌。
3、理解诗歌的内容。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合作探究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

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
诗中写了几种心境?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离别忧伤;2、回归的愉快;3、积极的人生态度展示满载离愁,远归故里
自比落红,仍可护花虽辞官归乡,
仍心系报国。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意思:虽辞官回乡,仍思为国效力,希望有新奉献的思想。古代诗人描写落花一种是怨啼鸟,怪东风,叹年华,面对落花嘘唏感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林黛玉;
另一种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其中不少昂扬向上的精神。“花落春仍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