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24课《寓言四则》第二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第24课《寓言四则》第二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4 17:34:58

内容文字预览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寓言四则》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吕氏春秋》《列子》的文学常识。
(2)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学习故事语言简练、结构严谨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分析故事情节,领悟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寓言故事中汲取智慧,提高自己分辨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
分析故事情节,领悟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方法】
1.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前准备】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穿井得一人》
(一)情境导入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 察传》,中的一段。《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吕不韦组织门客所撰的一部杂家代表著作,共26卷,160篇。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当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被称为“四公子”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名扬四海。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而自己也是堂堂秦国丞相、秦王的仲父,不应该被他们比下去,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吕不韦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字。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他还把书的内容写在布匹上,并将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但是最后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 21教育网
(二)朗读课文,感知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标注重点字读音。
(1)读准字音
溉汲:(gài ) (jí )
2.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了解。
要求正确、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
3.翻译课文
(1)学生根据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圈出不会翻译的字词句。
(2)小组讨论探究疑难字词。老师补充重点词语
 溉汲:浇灌。溉,洗涤。汲,从下往上打水。
 居:居住
 及:到
 国:国都。
 道:议论
  闻之于宋君:有人向宋君报告。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向、对。宋君:宋国国君。 21·cn·jy·com
 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向、对。
 穿井:打井。穿,有“凿通”的意思。
(3)全班讨论,共同翻译全文。
【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重点词语】
之:的 而:顺接连词
溉汲:汲水,从下往上打水。溉,洗涤。 及:等到
告:告诉 得:这里指“节省”
【译文】宋国有一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需到出门(到远处)打水洗涤,因此(他家)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2·1·c·n·j·y
等到他家打井(成功)之后,他家的人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一个人。”
【原文】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重点词语】
闻:听到 传:传播 之:代词,指丁家人说的那句话。
得:得到,这里指“发现”。 道:谈论 之:这件事
闻:使听见 之:这件事 于:向、对
【译文】宋国有一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需到出门(到远处)打水洗涤,因此(他家)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论这件事,(有人)向宋国国君(报告),使(他)听到这件事。
【原文】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重点词语】
令:派遣 之:这件事 于:向 对:回答
【原文】得:这里指“节省” 之:的 使:劳动力 得:这里指“发现” 于:在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丁家的人回答说:“(我说的是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不是说从井中发现了一个人。”www-2-1-cnjy-com
4.复述课文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三)合作探究
1.丁氏告人说“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
明确: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
2.有闻而传之者说的“丁氏穿井得一人”?
明确: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
3.从这个故事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说话要防止歧义。
(2)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查的话。
(3)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去伪存真。
4.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 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要有调查研究、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21·世纪*教育网
(四)课文小结
《穿井得人》这则寓言选自《吕氏春秋·察传》。“察”即细查明辨,“传”即传闻。《穿井得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个有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误传为从井挖出了一个人。告诉我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瞎传,一定要详察的道理。寓言的本义是为了说有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引申到做学问既要注意“经典”的原意,又要躬身实践。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经信,不能盲人,更不能以讹传讹。 2-1-c-n-j-y
二、《杞人忧天》
(一)播放《杞人忧天》的动画导入课文。
(二)文学常识
《列子》相传战国郑国人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
《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儿童辩日》《歧路亡羊》《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三)朗读课文,感知文意。
1.听课文朗读录音,标注重点字读音,注意多音字。
杞人忧天(qǐ) 躇步跐蹈 (chú)(cǐ)(zǎo)
日月星宿(xiù) 中伤(zhòng )  充塞(sè)
2.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了解。
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畅,读出节奏,读出语气。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www.21-cn-jy.com
3.小组合作学习
(1)根据课下注释,尝试翻译课文。
重点字词:
崩坠:崩塌坠落
寄:依托 依附
废寝食: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因:于是
晓:开导
屈伸:弯曲伸长
行止:行动 活动
只使:即使
舍然:放心的样子
奈何忧崩坠乎:为什么
奈地坏何:拿……怎么办
重点语句翻译:
A、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译:又有一个人为这个担忧的人而担忧,于是去开导他。
B、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译:四处都塞满了土块,没有地方没有土块的。
C、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译: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
D、奈何忧其坏?
译:为什么要担心大地崩塌呢?
3.翻译课文
学生自主翻译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译文:杞国有一个人担心天会崩塌坠落,自己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依托,(因此)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又有一个担心他(身体)的人于是前去开导他,说:“天,是聚积在一起的气体,到处都有气体。就像是四肢弯曲伸展和自由呼吸,整天在空气中活动,为什么还担心它会崩坠呢?”这个人说:“天果真是聚积在一起的气体,那么日月星辰就不应当坠落了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只是聚积在一起的气体之中有光耀的,即使它坠落了,也不会造成伤害。”这个人说:“地塌了怎么办呢?”开导他的人说:“大地是聚积在一起的土块,四处都塞得满满的,没有地方空着,你整天踩踏着它,整天在地上行走,为什么还担心它会塌呢?”这个人放下心来显得十分高兴,开导他的人也非常高兴。 21cnjy.com
(四)合作探究
1.杞人为什么而忧天?开导他的人是如何开导他的?
杞人担心天地崩坠,身无所寄,而废寝忘食。
晓之者说,天是聚集在一起的气体,不会坠毁;日月星宿也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耀的气体团,即使坠毁也不会击中和砸伤人;地是聚集在一起的土块,四处都是大地,地不会崩坏。担心是多余的。 
2.作者借杞人忧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要消除没有根据的或不必要的忧虑。
本文寓意:要消除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讽刺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
三、拓展延伸
从今天的天空变化趋势来看,我们要不要“忧天”?
(出示雾霾、水污染、荒漠化等图片)今天我们的学习认识了以为似乎是“傻子”的杞人,但从现在看来他却是多么有远见的人,如今的地球已经有很多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气温升高……让我们为今天的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四、课后作业
杞人和晓者看到现代社会“战火纷起、境恶化、人口急增、旱涝灾害、火灾频发、交通事故、过度抽取自来水,造成地面塌陷……”等现象,深感责任重大,忧郁之心渐长。当他们又一次相遇时,他们却共同诉起了各自的忧愁。请你展开你的想象,以《<杞人忧天>后传》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21*cnjy*com
【板书设计】
《穿井得一人》
寓意:(1)说话要防止歧义。
(2)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查的话。
(3)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去伪存真。
《杞人忧天》
寓意:要消除没有根据的或不必要的忧虑。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一是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字词,做到翻译准确。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其二是反复诵读,分析故事情节,领悟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等对作品做个性化解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2张PPT)
《寓言四则》
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第24课
情景导入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 察传》中的一段。《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吕不韦组织门客所撰的一部杂家代表著作,共26卷,160篇。
情景导入
当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被称为“四公子”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名扬四海。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而自己也是堂堂秦国丞相、秦王的仲父,不应该被他们比下去,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吕不韦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字。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他还把书的内容写在布匹上,并将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但是最后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
穿井得一人
整体感知
(1)学生自主翻译课文,圈出不会翻译的字词句。
(2)小组讨论探究疑难字词。
读准字音
翻译课文
溉汲:( ) ( )
gài

重点词语
  浇灌。溉,洗涤。汲,从下往上打水。
  居住
  到
  国都
  议论
有人向宋君报告。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向、对。
  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向、对。
  打井。穿,有“凿通”的意思。
 溉汲:
 居:
 及:
 国:
 道:
 闻之于宋君:
 
问之于丁氏:
 穿井:
翻译课文
等到
译文: 宋国有一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需到出门(到远处)打水洗涤,因此(他家)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 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顺接连词
溉,洗涤。
汲水,从下往上打水。
告诉
这里指“节省”

等到他家打井(成功)之后,他家的人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一个人。”
翻译课文
有闻而传 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 闻 之 于宋君。
听到
译文: 有人听到这话以后就传播给其他人,说:“丁家打井,从井中发现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谈论这件事,(有人)向宋国国君(报告),使(他)听到这件事。
谈论
使听见
向、对
代词,指丁家人说的那句话。
传播
得到,这里指“发现”
这件事
这件事
翻译课文
宋君令人问之 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
之使,非 得一人于井中也。”
译文: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丁家的人回答说:“(我说的是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不是说从井中发现了一个人。”

这件事
回答

劳动力

派遣
这里指“节省”
这里指“发现”
复述故事
复述故事
合作探究
1.丁氏告人说“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
2.有闻而传之者说的“丁氏穿井得一人”?
明确: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
明确: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
3.从这个故事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说话要防止歧义。
(2)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
查的话。
(3)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
去伪存真。
合作探究
4.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 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要有调查研究、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合作探究
《穿井得人》这则寓言选自《吕氏春秋﹒察传》。“察”即细查明辨,“传”即传闻。《穿井得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个有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误传为从井挖出了一个人。告诉我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瞎传,一定要详察的道理。
寓言的本义是为了说有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引申到做学问既要注意“经典”的原意,又要躬身实践。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经信,不能盲人,更不能以讹传讹。
课文小结
动画欣赏
杞人忧天
文学常识
《列子》,相传战国郑国人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
《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儿童辩日》、《歧路亡羊》、《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读 准 字 音
整体感知
杞人忧天 躇步跐蹈
日月星宿
中伤   充塞

chú

dǎo
xiù
xiǔ sù
(一宿 宿营)
zhòng
zhōng
( 中 国)

sāi sài
(堵塞 边塞)
读出停顿
整体感知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重点字词
崩坠:
寄:
废寝食:
因:
晓:
屈伸:
行止:
只使:
舍然:
奈何忧崩坠乎( )
奈地坏何( )
为什么
拿……怎么办
崩塌坠落
依托 依附
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于是
开导
弯曲伸长
行动 活动
即使
放心的样子
整体感知
A、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译:又有一个人为这个担忧的人而担忧,于是去开导他。
B、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译:四处都塞满了土块,没有地方没有土块的。
C、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译: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
D、奈何忧其坏?
译:为什么要担心大地崩塌呢?
重点语句翻译
翻译课文
整体感知
杞国有一个人担心天会崩塌坠落,自己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依托,(因此)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又有一个担心他(身体)的人于是前去开导他,说:“天,是聚积在一起的气体,到处都有气体。就像是四肢弯曲伸展和自由呼吸,整天在空气中活动,为什么还担心它会崩坠呢?”这个人说:“天果真是聚积在一起的气体,那么日月星辰就不应当坠落了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只是聚积在一起的气体之中有光耀的,即使它坠落了,也不会造成伤害。”这个人说:“地塌了怎么办呢?”开导他的人说:“大地是聚积在一起的土块,四处都塞得满满的,没有地方空着,你整天踩踏着它,整天在地上行走,为什么还担心它会塌呢?”这个人放下心来显得十分高兴,开导他的人也非常高兴。
合作探究
1.杞人为什么而忧天?开导他的人是如何开导他的?
杞人担心天地崩坠,身无所寄,而废寝忘食。
晓之者说,天是聚集在一起的气体,不会坠毁;日月星宿也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耀的气体团,即使坠毁也不会击中和砸伤人;地是聚集在一起的土块,四处都是大地,地不会崩坏。担心是多余的。 
2.作者借杞人忧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要消除没有根据的或不必要的忧虑。
本文寓意:要消除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讽刺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
合作探究
拓展延伸
审读课文,根据自己掌握的自然知识,小组合作探究,看看文中的“晓之者”的话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不科学的?
你发现了吗?
拓展延伸
从今天的天空变化趋势来看,我们要不要“忧天”?
拓展延伸
雾霾
拓展延伸
水污染
拓展延伸
荒漠化
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的学习认识了以为似乎是“傻子”的杞人,但从现在看来他却是多么有远见的人,如今的地球已经有很多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气温升高……让我们为今天的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杞人和晓者看到现代社会“战火纷起、境恶化、人口急增、旱涝灾害、火灾频发、交通事故、过度抽取自来水,造成地面塌陷……”等现象,深感责任重大,忧郁之心渐长。当他们又一次相遇时,他们却共同诉起了各自的忧愁。请你展开你的想象,以《<杞人忧天>后传》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课后作业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寓言四则》练习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溉汲( ) ( ) 杞人忧天( ) 躇步跐蹈 ( )( )( )
日月星宿( ) 中伤( )  充塞( )
二、翻译句子
1.闻之于宋君。
2.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3.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4.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三、阅读
(一)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21教育网
  1.解释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    ) 
(2)国人道之(    ) 
(3)不若无闻也(    )
2.翻译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 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21cnjy.com
1.解释词语意思:
①崩坠
②果
③只使
④四虚
2.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 ”这句成语。
3、翻译下列句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4、这则故事揭示的道理是
(三)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③地,遂得水。 21·世纪*教育网
导读 :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
注释:①管仲、隰(xi)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③掘:挖。21·cn·jy·com
1.解释加点的词
(1)春往而冬反(    ) (2)迷惑失道(    ) (3)遂得水(    )
2.翻译
(1)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2)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2·1·c·n·j·y
3.文中故事是成语 的来历,现比喻 。
《寓言四则》参考答案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gài jí qǐ chú cǐ zǎo
xiù zhòng   sè
二、翻译句子
1.闻之于宋君:有人向宋君报告。
2.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
3.又有一个人为这个担忧的人而担忧,于是去开导他。
4.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
三、阅读
(一)1.(1)等到    (2)说、讲   (3)不如
2.(1)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   (2)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3.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析:【译文】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出去说:“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姓丁的人回答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使用,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1.(1)倒塌,坠落; (2)果然,果真;
(3)即使; (4)四方。
2.杞人忧天。
3.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的身体无处可藏,因而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4.常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三)解析:【译文】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去征伐孤竹国,春天出发,冬天返回,迷了路找不到归途。管仲说:“老马的智慧能够利用。”于是放开老马,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归途。走到山中,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居住在山的南面,夏天居住在山的北面,蚁窝上的土高一寸,下面七八尺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按此挖掘,果然找到了水。 www.21-cn-jy.com
1.(1)通“返”,返回   (2)道路   (3)找到
2.(1)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    
(2)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3.老马识途  有经验, 能带领新手工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