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3 21:5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导学案1
一、知识点拨(一)知识网络(二)历史解析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中国手工业彻底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当时的手工业主要是与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相关的部门,如生产工具、生活器皿的制造等。夏商周时期,由于对青铜文化的崇尚,使得冶铜业在这一时期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主要有各种青铜礼器、兵器和实用器的铸造。汉代的手工业以千姿百态的陶制器皿和明器、陶俑的制造为主。此外,漆器、铁器和铜镜铸造业也繁荣起来,造纸和丝织业也取得了开创性的进展。青铜器日益衰退,制瓷业取而代之,瓷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普遍使用。隋唐时期手工业在部门、种类和技术方面,都超过前代。大型铸铁件的出现标志着冶铁业飞速发展,丝织业、制瓷业的发展亦可与之相媲美,雕版印刷业也出现于此时。宋元手工业最引人注目的是多姿多彩的瓷器,制瓷业繁荣一时。各大名窑不断涌现,丝织业出现了缂丝、刺绣、织锦等新工艺,四大发明在这一时期得到完善与传播。明清时期的手工业博采众长,门类增多,品种繁杂,不断发展。二、学习自评(一)知识掌握1.明清时期,我国许多生产部门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中不包括()A.云南的采铜业B.四川的井盐业
C.景德镇的制瓷业
D.河北的农业2.明清时期,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其中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不包括A.苏州B.南京C.扬州
D.杭州3.我国古代制瓷业发达,其中根据国外客户的需要,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的朝代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二)能力提高1.我国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是()①由政府直接经营②生产不计成本,产品精美③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④产品主要用于高价出售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2.下列关于花楼机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出现在明朝②至少需要两三个人操作③专门用于精细丝织品的生产④一种棉纺织工具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②④3.中国瓷器开始大量输出国外是()A.西汉开通“丝绸之路”后B.从唐朝起C.从宋朝起D.明清时期(三)延伸拓展 1.下列关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产力进步的结果B.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表现C.受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影响D.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2.明朝中后期,在苏州和杭州的一些纺织业部门,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其中,这里的“机工”是()A.早期资本家B.雇佣工人C.从事买卖的中间商D.手工业者3.下列关于我国制瓷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周朝时,我国已烧制出原始瓷器②自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③宋朝时出现了五大名窑④明朝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⑤清朝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式瓷器A.
①②⑤B.
②③⑤C.
②④⑤D.
②③④⑤(四)模拟练习1.唐末以前,我国丝织品的主要产地在()A.北方B.长江流域C.四川D.苏浙地区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东汉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工具B.宋朝时,我国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C.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D.古代中国被称为“丝国”和“瓷器大国”3.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手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国古代手工业分为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③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④在我国古代社会,家庭手工业品主要用来出售,以换取生活必需品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②③④4.阅读下列材料“上古时期,中国丝绸生产的产地主要在北方,秦汉以后养蚕缫丝技术才逐渐传到南方。唐宋以后,北方森林植被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加上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增加,导致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北方再也见不到连片种植桑麻的景象了。”──余桂元:《历史教育在环境教育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的潜能》请回答:(1)根据材料,说明我国丝织业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2)举例说明古代中国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输出丝绸的情况。 (3)北方丝绸生产萎缩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三、能力拓展(一)学法指导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实现历史知识的积极迁移,是历史学科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项重要要求。这是因为:历史现象绝不可能是孤立的,都有它本身的前因后果,都有它发生、发展的规律,或者说都存在着它本身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历史现象之间纵的和横的联系。在我们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迁移现象是大量的、多种多样的,既有历史学科内部的知识迁移,也有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知识迁移。在分析问题时,我们要养成善于联系的思维习惯。例题:河西走廊成为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低,道路平坦B.边陲安定,物产丰富C.人口稠密,城镇较多D.有祁连山冰雪融水灌溉下的绿洲(二)例题解析例题: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A.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B.出现了采铜业、采煤业等新行业C.商品经济更为发达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解析:资本主义萌芽最根本的特征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雇佣工人靠出卖劳动力生活。“机户出资”,购买织机,开设机房,雇用机工进行生产,两者之间实际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正确答案为D。(三)学习拓展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堪称是中国古代文明中一枝璀璨夺目的奇葩!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对手工业生产发展的条件及手工业品的特征进行分析,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四、相关信息 (一)历史随笔“景德镇”名称的由来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素有“瓷都”之称。景德镇古时曾叫新平镇、陶阳镇、昌南镇,发展到宋代时,景德镇制瓷技艺大放异彩,制瓷业生产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景德年间(1004~1007年),宋真宗赵恒派人到昌南镇,命令当地为皇帝烧制御用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由于“其器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于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此后,昌南镇称谓逐步为“景德镇”所取代,并沿用至今。(二)历史资料冯梦龙《醒世恒言》中对早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描述说这苏州府吴江县离城七十里,有个乡镇,地名盛泽,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桑蚕为业。男女勤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且说嘉靖年间,这盛泽镇上有一人,姓施名复,浑家喻氏,夫妻两口,别无男女。家中开张绸机,每年养几筐蚕儿,妻络夫织,甚好过活。这镇上都是温饱之家,织下绸匹,必积至十来匹,最少也有五六匹,方才上市。……施复是个小户儿,本钱少,织得三四匹,便去上市出脱。……夫妻依旧省吃俭用,昼夜营运。不上十年,就长有数千金家事。又买了左近一所大房居住,开起三四十张绸机,又讨几房家人小厮,把个家业收拾得十分完美。(三)历史知识如何区分手工作坊、手工工场与工厂对于手工作坊、手工工场与工厂的区分,我们应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角度去分析,最根本的是考察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手工作坊:封建社会城市中的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手工作坊主拥有私人生产资料,分散经营,以本人的手工劳动为主要生活来源,一般不雇用工人,只有做辅助性工作的帮工和学徒。帮工、学徒没有工资,仅有维持生计的微薄报酬,因此,作坊主与帮工、学徒之间不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手工工场: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指简单协作)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即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简单协作没有改变手工的劳动工具和操作方法,仅是在同一工场主指挥下的协同劳动;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生产,其规模、分工与技术均比手工作坊进步,更主要的是其生产组织形式与手工作坊有本质区别,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工厂:泛指机器大生产,即使用机械化劳动代替手工劳动的企业。18~19世纪,经过工业革命,机器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工厂和手工工场相比,虽然同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但它采用了机械化大生产,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手工作坊到手工工场,再到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折射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沧桑变迁,反映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历史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