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7 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3 22:2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一、基本目标: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及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轮船、蒸汽机车等的发明;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市场的形成。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提高学生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国家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史实,让学生树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开放性观点;
3、通过对工业革命的影响的讲述,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工业革命中各环节的相互促进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述为主,辅以讨论法、列表法、图示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和轮船吗?你们知道它们发明于什么时候?谁为它们的发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2、学生回答
3、解答并导入新课——这两种重要交通工具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发明创造?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根据课本内容设计,主要分为三大版块讲解。
第一部分: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设疑——简要解释何为工业革命之后,提出“‘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的条件有哪些”这一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该部分内容,并勾画重点。(板书问题)
解惑——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解答上一问题,引用《共产党宣言》中的句加以辅助解释。(分点板书答案)
启发——勾画课本提到的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等发明创造,展示课前准备图片,启发学生思考工业革命时期的其他发明。
设问——工业革命最初从哪个产业兴起以及兴起原因。过渡到对工业革命概况的讲解。
解答——学生回答产业,老师分析原因
推演——由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推演出机器技术和交通运输的技术革新,讲解工业革命概况。
第二部分:从工场到工厂
过渡——总结上一部分,自然过度。(板书)
设疑——学生自行阅读该部分内容,同时思考“工业革命产生的重要影响有哪些?”(板书问题)
互动——随机抽问几名学生,锻炼学生分析能力,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答疑——从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社会关系。思想意识、国际格局几个方面对同学发言加以补充完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还可能造成的影响。(板书)
第三部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过渡——由工业革命对国际格局造成的影响自然过渡。
讲解——老师引导阅读本部分内容,从原因、途径、结果三方面讲解此部分内容。(板书)
互动——向学生展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的地图,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三、总结全课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中心,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问世标志工业革命开始,1885年瓦特蒸汽机问世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将人类推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法美相继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布置作业
1、复习第一次工业工业革命的基础知识
2、思考题——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五、板书设计
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
(1)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2)条件:
A、资本:B、劳动力:
C、技术:D、市场:
2、工业革命概况:
(1)纺织领域的技术革新:
(2)机器动力的革新:
(3)交通运输业的革新:
二、从工场到工厂
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方式:
(2)经济结构:
(3)社会关系:
(4)思想意识:
(5)国际格局:
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原因:
2、途径:
3、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