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3 22:5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习题
一、单选题
1. 201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2010年GDP达到人民币近40万亿元,相当于全球GDP的8.5%,并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取得如此成绩,你认为主要的原因包括(  )
①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②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③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④世界经济的低迷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 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
消费水平平均增长率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
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8.0%
消费水平
农村
8.9%
城镇
4.5%
A.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3. 下图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  )

①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 ②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成分占有较大比重 ③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 ④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完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4. “大包干,小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1978年安徽凤阳农民传唱的一首歌谣。歌谣描述的是(  )
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土地改革运动
5.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 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 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里说的改革主要是在哪些领域展开(  )
①政治
②经济
③思想
A. ①
B. ②
C. ①②
D. ②③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其核心是(  )
A. 民主集中制
B. 改革开放
C. 实事求是
D. 解放思想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是?(  )
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B. 以私有制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C. 社会制度
D. 广大人民社会地位的高低
9. 下列关于市场机制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手段
B. 能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
C. 不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D. 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
10.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千克)
时期
农业实产量
实征农业税
农业税占实产量%
合计
正税
附加
合计
其中:正税
经济恢复时期
3806.50
494.54
433.88
50.66
13.00
11.70
“一五”时期
8017.80
933.21
847.45
85.76
11.60
10.60
“二五”时期
6983.20
833.32
745.66
87.66
11.90
10.70
1963~1965年
5004.50
374.02
333.42
40.60
7.50
6.70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
——摘自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3月5日)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0~1965年我国农业税占农业实产量比例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
材料二: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1987年2月)
材料三: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
——《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
材料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请完成:
(1) 根据材料归纳四则材料包含的基本思想。
(2) 邓小平的上述观点对中国改革有何现实意义?
【答案】
一、客观题
1. A 2. B 3. B 4. C 5. C
6. C 7. C 8. C 9. C
二、主观题
10. (1)变化趋势:总体呈下降趋势,中间略有反复。
主要原因: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加上抗美援朝等需要,农业税比例较高。随后,国家采取重点发展工业的政策,需要农业的支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受高指标和浮夸风等因素影响,农业税比例略有上升。此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阶段,农业生产以恢复和稳定为主,农业税比例明显降低。
(2)取消农业税是党和政府长期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结构改善、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农业税的取消,意味着中华文明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标志着国家政策的重大转变;由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由重视积累、优先发展到关注民生、共享改革成果,由重视城市建设到强调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
11. (1)否定以“市场”和“计划”作为区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标准;提出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上述材料从市场经济理论的角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党和人民的思想分歧,表明我党建设社会主义理论趋于成熟,有利于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更大发展,推动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跃上新台阶。
【解析】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良好的发展势头,到2010年能够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原因主要包括改革开放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运用。
2. 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表格数据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解读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于21世纪初,排除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已经启动,故C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消费水平增长率而非消费水平,排除D项;从题干中可以看出,1979~1984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均高于城市,可以得出开始于1978年的农村改革成效显著,答案选B项。
3. ①②由图表可以直接得出。③体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由图表可推出。④与史实不符。
4.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大包干”体现出承包经营的生产责任制;“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体现出农民获得分配的自主权。综合起来,歌谣描述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 解答本题,要从题目提供的时间着手进行分析。1984年,我国即将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将企业搞活。题目材料中厂长经理们的呼吁,就是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企盼。
6.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现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全会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以及对外开放和决定调整国民经济,加快农业的发展。
7.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8. 两种市场经济在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两者的社会制度或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基础之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基础之上。A、B两项在表述上存在不完整的问题。
9. 由于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手段,能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因而有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10. 略
11. 第(1)问材料一、二、三、四都是邓小平的思想,通过四则材料进行归纳概括即可,力求全面;第(2)问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