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大众传媒的变迁 学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16 大众传媒的变迁 学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4 07:5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众传媒的变迁》导学案4
1.了解近现代报刊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电影的产生和发展的概况、电视的普及、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四大媒介;通过对近代传媒发展变迁的了解,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各个时期所起的宣传作用,知道互联网所具有的优势;通过学传媒的发展变迁,比较四大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2.通过对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事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优势的学习,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文化和生活发展的影响。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媒介的产生和发展,而各种媒介产生后,又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辩证地认识、分析这些媒介,使它们为我们所用,为社会造福,从而进一步明确大胆借鉴、勇于创新的重要性。
学习的重点是报刊对近代历史发展的作用、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学习的难点是认识大众传媒变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参与小组探讨交流。针对本课材料丰富、时代特征鲜明的情况,可以阅读相关史料,逐步提高自己的解题技能。通过历史分期、社会调查、文字表达等方式渗透历史学习的新思维、新方法;通过展示背景材料,生成问题,运用归纳、对比、概括、探究等方法来感悟历史。
1.可以通过介绍大众传媒的概念来导入新课。
2.由于本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资料容易搜集,并且也很有趣味性,因此在教学前应该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中国报刊、影视、网络三大媒介发展的资料,以锻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教学中尽可能使用启发式谈话法、小范围讨论法、多媒体工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发展历程:(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2)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①   》,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3)戊戌变法前后,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越来越多,以此宣传维新思想;后来,革命派创办报刊,同维新派展开论战;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大力宣传②      思想。中国报刊业呈现出繁荣景象。(4)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③       》《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展开斗争。(5)新中国成立后,《④       》《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6)改革开放后,报刊业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2.特点:(1)速度快。(2)功能众多(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
3.作用:(1)影响人们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2)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
(1)发展历程:a.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⑤    》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b.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c.1931年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d.由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的《⑥    》,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e.电影《⑦       》的插曲,即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f.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2)特点: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
(3)作用: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感情。
2.电视
(1)发展历程:a.1958年,⑧    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b.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看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2)特点:可视性强,角度多,覆盖面广;时效性强,信息量大。
(3)作用: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增加了信息量,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更大的推动作用。
三、互联网的兴起
1.发展历程:(1)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2)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之后上网用户急剧增加。
2.特点:(1)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2)高度互动,双向传受方式等。
3.作用:(1)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2)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答案】 ①申报 ②民主科学 ③新华日报 ④人民日报 ⑤定军山 ⑥渔光曲 ⑦风云儿女 ⑧北京
1.大众传媒: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
新闻传播工具: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的总称;西方称为新闻媒介或大众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网络被称之为四大媒介。
2.《邸报》:我国最早的报纸,它创办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全国被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驻京办事处,这个住处叫作“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给各郡长官。这就是《邸报》产生的背景。
1.近现代大众传媒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有何重要影响
【交流提示】 第①小问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国际因素与工业文明的传入相关,国内因素与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和有识之士的推动、国内经济与政治等方面的变化相关。第②小问从这些大众传媒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分析。
【答案】 原因:①西方科技的传入。工业革命的成果很快传播到中国,中国人能够使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并且体会其带来的益处。②中国文化界人士的推动。中国的有识之士把这些成果运用于实践中,一方面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人思想观念的解放。③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政府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④对外开放和中外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中国近现代传媒的发展。
影响:大众传媒的日新月异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信息传递更加迅速和直接。①报刊对人们,尤其是对知识界的政治生活有重大影响。维新派、革命派曾以报刊为阵地,大造变法或革命舆论。②影视可以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它引导人们消费,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③互联网的出现将人类推向新的生存空间,将整个地球连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空前的提高。
2.报纸、电视、广播、网络作为四大传媒,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交流提示】 在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出答案。
【答案】 报纸:权威性高,保存性强,传阅率高,适合深度背景分析,受众相对集中。广播:接收介质简单,占用空间小,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可以随时接收信息;而且因其只涉及声音传播,制作相对简单快捷,信息传送时效快。电视:受众面广,权威性高,时效性强,不受时空限制,视听合一,动态感强。网络:时效性强,参与性强,不受时空限制,可声、像、文、图多媒体传播。
1.1958年开始试播的北京电视台是北京地方电视台吗
【答案】 不是,这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现在的北京电视台成立于1979年。
2.报刊、影视、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影响的侧重点相同吗
【答案】 不同。报刊主要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则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