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大众传媒的变迁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 大众传媒的变迁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4 07:5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众传媒的变迁》导学案1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中国报刊业的形成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
》和《
》。
(2)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了一些
自己办的报刊。
2、中国报刊业的发展
(1)戊戌变法前后,维新派宣传
,后来革命派同维新派展开论战。
(2)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宣传
思想。
(3)20世纪前期:中共创办《
》、《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作用。
(4)新中国成立后:《
》、《红旗》等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
》、《文汇报》等报刊的内容也较丰富。
3、中国报刊的繁荣
(1)党报党刊继续发挥
作用,各种

娱乐性报刊创办起来。
(2)各报刊把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
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事业的发展
(1)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
》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2)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

(3)新中国成立后,

题材被搬上银幕,成为电影主题。
(4)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

电视事业的发展
(1)1958年,
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2)改革开放后,电视

(3)在现代社会中,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三、互联网的兴起
1、诞生:20世纪
2、发展:
后风靡全球,
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特点:
(1)具有迅速
的功能,被称为“
”。
(2)网络媒介可以集


于一体,还能模拟
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高度
,双向传受。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至今,互联网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十多年高速发展的历程。据信息产业部估计,2003年上半年国内互联网用户数达到6
800万,居世界第二位。……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也形成丰富多彩的网络政治生活。人们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政府免费提供的公共政治信息,还可以对政府的各项政策发表自己的建议,而民意调查机构的调查结果,成为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
材料二(2007-05-27
)目前,在我国的2亿网民中,大约1400万网民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症。在青少年网民中,上网成瘾者高达20%。有的因上网成瘾而冷漠甚至仇视周围的同事、同学甚至亲人;有的昼夜上网,思维混乱,荒废学业;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人民网
材料三
(中新社上海4月22日电)今天在此间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网民平均在互联网上花费的时间为每周22.2小时,而娱乐和沟通则是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例如86%的中国网民活跃于在线下载音乐,而在美国这一数字仅为55%;64%的中国网民积极参与社区聊天和撰写博客活动,而美国网民对应的比例仅为36%。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你对互联网的了解或使用,说明互联网的特点和功能。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网络的消极影响。你认为应该如何抵制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
【课堂演练】
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A.《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B.《申报》
C.《中国丛报》
D.《昭文新报》
2、在晚清时期,假如你是一名维新派,你会选择用什么武器来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

A.报纸
B.电影
C.组织工人运动
D.发动民众起义
3、《中国青年报》是年轻人最喜欢阅读的报纸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它(

A.时效性最强
B.内容更丰富
C.符合年轻人的特点
D.报道最客观
4、下列关于我国电影事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定军山》的首映成功
B.《风云儿女》是我国首都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C.《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D.“文革”期间的电影题材狭隘,表现手法单一
5、下列哪些属于电影媒介的特点(

①时效性不强
②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③其奇妙的教化功能,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
④迅速报道新闻、传递信息
⑤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
6、下列关于因特网的说法,正确的有(


它的发展势头方兴未艾

它的普及削弱了传统三大媒介的地位

它能更快速地反馈各地信息
④它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因而用户可以更主动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用户使用因特网费用最低廉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③④
7、1909年初,《大公报》上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


A.电视
B.电影
C.报纸
D.广播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国人、
维新思想、
民主科学、
共产党、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宣传、
专业性

新闻价值、
定军山、
成熟、
工农生活、
革命战争、
辉煌、
北京电视台、
逐渐普及、
看电视、
60年代末、
90年代、
后风靡全球、
1994、
传播信息、
第四媒介、
文字、
图像、
声音、三维动态、
互动、
双向传受
【合作探究】
(1)特点: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身,还具有动态性、即时性、互动性。功能:查资料、看新闻、看电影电视、听音乐、发邮件、网上聊天等

(2)消极影响: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良信息,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等现象值警惕;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也值得重视。抵制:①树立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合理运用网络;②加强立法,加强对网络及网吧的监管;③建立青少年自己的网站。
【课堂演练】
1—7
B
A
C
B
A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