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罗斯福新政 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 罗斯福新政 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4 08:0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罗斯福新政
目标解读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本节教材共有两目。第一目“罗斯福新政的实施”,从背景、内容、项目、阶段等方面叙述了罗斯福新政的基本过程,重点介绍了新政的主要内容。第二目“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着重分析论证了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投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难点:罗斯福新政的特点、重大影响
一、选择题:
1.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A.抑制通货膨胀,实现财政改革B.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福利措施
C.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D.采取报复措施,大幅度提高关税
2.罗斯福新政之所以取得成功,其根本原因是
A.国家干预经济B.保持了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C.采取了一些利于工人措施D.调整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矛盾
3.罗斯福新政首先整顿的部门是
A.银行、财政、金融系统B.工业部门
C.农业生产部门D.社会福利事业部门
4.如果在1930年从中国洛阳出发,前往美国加拿大苏联,沿途看到的不会是
A.中国:“白骨遍田野”“千里无人烟”B.美国:经济繁荣,工业生产高涨
C.加拿大:人民要求脱离英国的呼声高涨D.苏联:机器轰隆,但人们衣着单调
5.“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体现罗斯福新政中的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界B.调整工业生产
C.调节农业生产D.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6.罗斯福推行新政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使美国摆脱了危机,恢复了社会生产力②使广大的中下层民众得到一定的好处
③改变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④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7.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的是
A.胡佛B.艾森豪威尔C.罗斯福
8.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A.生产资料国有化B.国家成为资本家C.取消自由竞争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9.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对压缩产量的农民,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其损失
B.兴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给失业者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C.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以使银行信用得到恢复
D.制定了包括工资、工时等条款的行业公平竞争法规
10.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遏制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是因为
A.新政没有顾及劳动人民的利益B.新政没有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新政削弱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D.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
11.(05茂名3月)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B.颁布工业复兴法,鼓励工业自由发展
C.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晶价格D.推行“以工代赈”,稳定社会秩序
二、材料解析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1)这次经济危机从哪个国家开始?
(2)该国政府先后采取什么措施来应付危机?结果有何不同?
(3)导致上述结果不同的原因何在?
综合二级跳
一、选择题
13.
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众多新措施中对人民生活有直接改善的是
A.颁布工业复兴法B.刺激出口
C.调整农业生产结构D.推行“工”与“赈”结合的政策
14.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新”主要体现在
①国家对经济全面加强干预②重视稳定社会秩序和缓和社会矛盾
③政府全力推行国有化政策④发展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15.
1932年民主党人罗斯福赢得美国总统大选,他取得广泛支持的主要原因是
A.身残志坚,魅力非凡B.提出“新政”口号
C.全面实施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D.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战争
16.罗斯福新政通过立法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目的是
A.克服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B.争取工人支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加重对工人的剥削,攫取更多利润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17.1933年罗斯福就职演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句话说明
A.经济危机来势凶猛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C.危机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D.危机持续时间长
二、材料解析题: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奠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摘自吴于瑾、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从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摘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回答:
①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思想?
②与上述思想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指出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能体现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并概述其主要内容。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它(罗斯福新政)大体具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恢复陷入空前严重的经济;二是救济大规模失业者和贫民;三是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
罗斯福虽然坚信平衡预算的所谓“健全财政”,但在出现大量失业和饥寒交迫的人群时,他仍然不顾强大政敌的反对,藐视经济规律,实现大规模的赤字开支。
材料二:(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需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摘自《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
回答
⑴结合材料一,将你知道的新政措施,按三方面归类,并说明新政财政赤字开支庞大的原因。
⑵材料二中的“不应消灭”指什么?“经济的营运”指什么?“改进和补充”指什么?并说明“罗斯福的经济理论”给30年代的美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的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
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罗斯福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
回答:
⑴材料一发表在何时?当时美国面临什么状况?
⑵材料一提到的“恐惧”(或害怕)指什么?材料二中的“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
革命计划”指什么?
⑶罗斯福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在“新政”中有何体现?
⑷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为什么?
三、问答题:
21.罗斯福新政时,美国国内有报纸说“新政是从《共产党宣言》中一字一句摘抄下来的”。请结合史实评论该观点。
探究延伸
22.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史学界观点各异,莫衷一是:有的赞誉;有的诋毁;有的认为既不能过分赞誉,又不能过分贬低。你赞同其中哪一种观点?请按照自己的理解阐述其理由。
知识坊
“美国往地狱里冲”
1929年上台的总统胡佛是一位靠个人奋斗起家的“美国英雄”。他在竞选演说中对人民许诺,“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两只鸡,家家有两辆汽车”。但由于胡佛在经济领域顽固奉行自由资本主义经典理论,在随后到来的经济危机中应对无力,从而使他的诺言成为一张永远无法兑付的空头支票。当年10月24日,一场经济危机风暴席卷美国。这次危机使生产下降的幅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失业率之高,持续时间之长,都是前所未有的。纽约大街上流行这样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从表面上看,二者均强调国家干预经济,且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从实施的背景、目的、指导思想、具体措施、影响等方面分析可发现二者存在本质上的差异。新政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属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是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一次“炉边谈话”(1933年3月12日)
罗斯福担任总统后,为了让普通民众更好的了解国家经济发展实情,避免恐慌,就每周通过无线电向全国民众发表谈话,用平和的声音向他们介绍政府已经做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还有什么需要做。这是他就职一周后发表的第一次“炉边谈话”。选自关在汉编译,《罗斯福选集》
到了3月3日下午,全国几乎没有一家银行开门营业。几乎全国各州的州长都发布通告暂时全部或局部地关闭了银行。就在这种情况下,我发布通告,规定全国银行休假,而这就是政府重整财经结构的第一步。……我们不仅将致力于使有信用的银行重新开业,而且将致力于通过整顿而促使别的银行取得信用。……我们这个伟大的全国计划能不能完全得到成功,当然要靠大众的合作。……对于人民给予的忠诚支持,我是感激不尽的;……归根结蒂,在我们调整金融体制上,有一个因素要比货币更重要,比黄金更重要,这就是人民的信心。执行我们的计划成功的要素就是信心和勇气。你们大家一定要有信念;你们一定不要听信谣言和妄加猜测而惊慌失措。我们要团结起来消除恐惧。我们已经准备好重建金融体制的手段;现在要靠你们大家给予支持,促其实现。
──赵涛著,《罗斯福新政──积极的反危机政策》(摘自人教版)
蓝鹰标志
为了推进国家复兴局的工作,国家复兴局负责人约翰逊决定选用鲜明而独特的标志作为复兴局的象征。受那伐鹤印第安人用雷鸟作为部落图腾的启发,蓝鹰最终被选为国家复兴局的象征。任何一个签署了一揽子协议的企业都能获得一个意味着为国效力的蓝鹰标识。一时间,各种广告栏上、旗帜上、杂志封面上、卡通片上等,都印上了蓝鹰图案,国家复兴局的蓝鹰仿佛注定要成为那一时代的不朽象征了。一时间蓝鹰无处不在,全国都在为蓝鹰而游行,“做守法市民,为国效力,只到有蓝鹰标识的地方购物”。(摘自人教版)
1-11CDABACADCDB
12.参考答案:
(1)美国
(2)胡佛:自由放任主义。结果:在胡佛任内,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了。
罗斯福:实行新政,或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结果: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
(3)胡佛没有找到危机的根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且他解决危机的指导思想也不对,失败是必然的。
罗斯福成功的原因主要有:①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与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②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其成功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③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13-16DCBAB
18.答案要点:(共12分)
①反映了国家不干预经济的思想。(答自由放任思想亦可)
②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内容: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
19.参考答案
(1)恢复经济类:整顿财政金融,调速农业政策;救济工作类: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以工代赈;革除弊病类:制订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由于救济工作始终贯穿于新政措施的各个方面,所以财政赤字庞大。(4分)
(2)“不应消灭”指保持资本主义;“经济的营运”指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改进和补充”指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美国减轻了经济危机的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20.参考答案:
⑴1933年,当时美国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
⑵“恐惧”指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政治危机。广大人民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要求和法西斯分子建立极端独裁统治的企图。
⑶把维护资本主义作为实施新政的前提,在此前提下改变胡佛政府奉行的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政策。
⑷没有,新政仅仅是一种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此也就不可能解决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
21.参考答案:
该观点是错误的,其实质是指新政的实质是社会主义性质,新政的目的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缓和经济危机。从新政的背景看,新政是为了应对危机而急速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本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急就章”,也就是说,它初衷只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改革弊病,以迅速地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从新政的内容上看,它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只是进行了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及财政等方面的生产关系的若干调整,即便对工人阶级作出了一些让步,也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从新政实施的结果上看,新政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并对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观点是不正确的,只看现象而没有看到本质。
22.参考答案:
(1)答案一:赞誉。实质: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全面来临之后、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作用:新政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新政还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稳定了资本主义统治。影响:新政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这一模式后来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资本主义经过这一重大调整,获得了新的发展余地和活力。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2)答案二:贬低。新政没有也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是暂时缓和了一些经济危机在美国经济中所造成的严重局面,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经济危机,反而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造成了新的、更深刻的危机。新政实施的结果是巩固和加强了垄断资产阶级在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统治地位,它所包含的一部分对工人阶级让步的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但不过是资产阶级政府对付工人运动的一种手段,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新政实施后,美国工业生产虽逐年回升,但它只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自发性规律作用的结果,并不是新政的功效。新政包含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策,麻痹了人们的思想,对以后工人运动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3)答案三:既不能过分赞誉,又不能过分贬低。参照答案一、二,根据需要适当增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