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习题3
一、选择题
1.1964年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指出:“当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欧洲优势的衰退以及世界重心向非欧洲地区的转移。”导致该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日本经济的崛起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2.(2013·青岛高一检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济学家》杂志指出:“迫切需要货币方面的国际协议”。此后建立了 ( )
A.雅尔塔体系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布雷顿森林体系
3.(2013·北京高一检测)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的国际金融组织是 (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C.关贸总协定
D.联合国
4.(2013·邢台高一检测)1980年世界银行增设“结构调整贷款”,帮助国际收支结构性失衡的国家实施经济结构调整计划。这表明世界银行 ( )
A.以稳定国际收支和国际汇率为宗旨
B.以促进世界经济复兴和发展为宗旨
C.按明确的分工开展活动
D.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业务上的变化发展
5.60多年来,世界银行历届行长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历任总裁分别由美欧把持,这已成为一个“潜规则”。这一“潜规则”反映了 ( )
A.美欧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居主导地位
B.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受到遏制
C.美国和西欧联合操纵世界经济秩序
D.美欧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有明确分工
6.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以下关于关贸总协定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该组织
B.协调了各成员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纠纷
C.消除了各国之间的关税壁垒
D.致力于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7.由于西欧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坚持,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保留了关于特惠制和关税同盟条约,允许发展中国家采取保护本国工业的必要措施。这使美国 ( )
A.完全没有达到目的
B.完全实现了预期目标
C.未能完全主宰世界市场
D.未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经济体系
8.(2013·无锡高一检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说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是 (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订
C.世界银行建立
D.三大经济支柱的出现
二、非选择题
9.(2013·德州模拟)一百多年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不断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1914年古典金本位: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材料二 1915—1945年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
材料三 1945—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材料四 1973年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各国采用了不同的汇率制度。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依据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世纪下半叶英镑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的主要内容。(6分)这一制度的建立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3)依据材料四,简述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影响。(2分)
答案解析
【解析】选A。由材料中的时间“1964年”可以看出本题主要讨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经济重心由欧洲向非欧洲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材料显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迫切需要建立新的货币体系。最终,实力膨胀的美国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3.【解析】选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4.【解析】选D。材料显示:世界银行帮助有关国家解决国际收支结构性失衡问题,这原来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任务,这说明世界银行的业务出现新的发展。A、C说法与史实不符;B与材料内容不符。
5.【解析】选A。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时,美国和西欧依靠其经济实力分别把持了这两个金融机构的最高职位,并一直延续到今天,这表明在国际经济领域美欧仍占主导地位。
【规律方法】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的异同
项目
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贸总协定
不同点
性质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国际贸易体系
支柱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作用
稳定世界金融秩序
稳定国际贸易秩序,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
相同点
(1)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膨胀的产物(2)在三大支柱中,美国都占有特殊地位(3)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4)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变式备选】经济学家认为: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以印刷品的价格换取石油。这主要是因为 (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B.世界银行的成立
C.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D.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选A。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中心地位,美元成为国际贸易结算、国际储备的中心货币,因此出现其他国家用商品换美元的情况。
6.【解析】选D。中国在2001年加入的是世贸组织而不是关贸总协定,A错;职能主要是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纠纷,B错;C说法太绝对化,关贸总协定是致力于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的组织,故选D。
7.【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关贸总协定建立并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但美国试图通过它来操纵世界贸易,对外扩张经济,控制世界市场的目的并未完全实现。A、B、D说法错误。
8.【解析】选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这三大经济支柱,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
9.【解析】第(1)题依据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该国货币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这一规律回答,19世纪下半叶英镑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与英国综合实力的发展分不开,主要从当时英国的政治、经济、殖民霸权等方面说明。第(2)题考查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一问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特点);第二问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总结。第(3)题从材料四中提取信息回答。
答案:(1)原因:英国率先建立和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局长期稳定;通过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形成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经济实力强大。
(2)内容: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各成员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影响: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3)各国采用了不同的汇率制度;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