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习题4
A组(基础题)
1.下列三幅图所反映的现象,在当今世界许多城市中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 )。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C.世界贸易日益走向制度化
D.经济全球化影响日常生活
解析 麦当劳、肯德基是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从图片可以看出其足迹遍布全球各地,深深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答案 D
2.学者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20世纪)……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是指( )。
A.多数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B.生产和贸易全球化
C.世界市场一体化
D.国际分工日趋明显
解析 当今全球化是一个发展趋势,因此B、C两项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D项在工业革命期间就已经出现。
答案 A
3.近年来,国际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新的英语词汇,如BRIC(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金砖四国)、Chindia(中印)、Chimerica(中美国)等。这表明( )。
A.中国对外实行广泛的结盟政策
B.中国专注于亚欧之间的经济合作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国家间合作和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解析 新的英语词汇表面看是字母的组合。实际上反映了国与国之间的密切联系。A项表述错误,B项过于片面,C项没有说明经济之间的联系。
答案 D
4.下图是美国儿童和非洲儿童照片对比,你认为要改变这种巨大反差,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
A.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倡导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
C.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解析 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要克服这种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答案 A
5.世界贸易组织是
( )。
A.以经济全球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组织
B.以区域经济集团化为基础的多边贸易组织
C.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组织
D.以知识经济为载体的多边贸易组织
解析 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答案 C
6.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
( )。
①我国产品、产业的升级换代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③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④建立完善的世界贸易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同时也可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
答案 D
B组(能力题)
时间
数额(亿元)
1980年
520
1997年
4
000
1998年
4
400
7.读全球外国资本直接投资增长表,它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
( )。
A.国际分工日趋成熟
B.资本的国际化流动加快
C.国际贸易不断发展
D.市场不断扩大
解析 从表格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的外国资本投资比80年代增长迅速,说明了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加快。A项不能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投资额变化主要反映的是资本的流动状况,C、D两项偏离表格信息。
答案 B
8.2012年3月13日,美国、欧盟和日本计划就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措施向世贸组织提交正式诉讼,控诉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试图为其本土制造商降低成本。中国正在准备积极回应。针对这一贸易纠纷,根据世贸组织的宗旨与原则
( )。
A.中国应取消针对稀土出口的种种限制
B.中国应运用贸易壁垒保护本国经济利益
C.世贸组织应协调与缓和贸易双方的矛盾
D.美、欧、日应在国际市场上另寻稀土资源
解析 世贸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因此,出现材料中的现象后,世贸组织会协调与缓和贸易双方的矛盾。
答案 C
9.2011年12月16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八次部长级会议在日内瓦正式批准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俄罗斯人们需要了解的相关世贸组织的内容不包括( )。
A.1995年是其建立的时间
B.成员国市场是开放的
C.贸易壁垒的消除是时间问题
D.规范化、法制化的贸易体系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确立了
解析 规范化、法制化的贸易体系是随着世贸组织的成立而建立的。
答案 D
10.“我们代表99%”、“华尔街是贪恋和腐败的象征,但是他们之所以这样,是政府允许他们这样”、“现在就革命”、
“要工作,不要战争”,这些是2011年美国“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的口号。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美国贫富差距非常严重
B.质疑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
C.主张推翻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D.出现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
解析 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经济趋势。C项中没有体现题干内容,以上内容是属于经济要求而没有体现政治要求,故C项正确。A、B项体现题干中“华尔街是贪恋和腐败的象征……是政府允许他们这样”一句,2011年由于世界经济危机出现了“占领华尔街”运动,D项符合相关内容。
答案 C
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工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全球招工大厅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劳工买方市场。它使美国的挣工资者与全世界成百万的工人直接竞争生产工作职位。
——胡成国《全球化中的美国对外经济战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推动全球化的媒介有哪些。(3分)
(2)在反对全球化的问题上,材料三的视角是什么?其出发点是什么?中国政府为什么要积极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4分)
解析 本题以全球化为切入点。第(1)问,注意从材料中提取,如材料一中“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材料二中的“扩大产品销路”、“资本输出”等这些词语中概括。第(2)问,视角要从材料中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的原因可从中国的需要和全球化的角度论证。第(3)问,经济全球化的利可从资源、日常生活、经济发展等角度阐述,经济全球化的弊可从贫富差距、投机性和风险性、生态危机、自然环境等角度作答。
答案 (1)因素:国际贸易、传教、殖民扩张、黑奴贸易、倾销商品、资本输出。
(2)视角:着眼于社会就业(经济角度)。
出发点:保护民族经济(保护本国就业岗位)。
原因:加入世贸组织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3)利: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有效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极大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弊:加大了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掠夺性开采破坏了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引发了全球性生态危机;发达国家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