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侵华日军的暴行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侵华日军的暴行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3 18:3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6课 侵华日军的暴行
1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
2、以南京大屠杀为例,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激发学生仇恨法西斯的情感。
3、以史论今,培养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历史,评价历史,培养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学情分析
我校八年级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但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较浓,对历史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3重点难点
重点和难点:
重点:南京大屠杀。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日关系,以史为鉴,培养为和平而奋斗的精神。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侵华日军的暴行
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一:
看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课本回答,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又有哪些侵略活动?
2、回答南京大屠杀的概况。
教师点拨:
1、卢沟桥事变后,日本进攻上海,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
2、由学生讲述,教师强调时间、杀害的人数和对象是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揭露其残暴性和野蛮性。
自学指导二:
1、
外国侵略者共三次侵略过北京,分别发生在什么时间、哪些侵华战争中?
2、南京大屠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点拨:
1、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2、学生看影视资料后,进行讨论,使学生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激发学生仇恨法西斯的情感。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提供日本右翼势力修改教科书和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资料,通过学生讨论,揭露日本右翼势力掩盖侵华事实,为军国主义招魂的可耻行经,警惕法西斯势力的复活,以史为鉴,号召学生要勿忘国耻,珍爱和平。联系当今世界各种地区冲突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使学生树立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信念。
总结:
由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