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峨眉山月歌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03 18:30:1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峨眉山月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诗歌、背诵诗歌。
2、能够理解和描绘诗歌的内容。
3、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学情分析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语文的基础薄弱,功底不好,甚至几首诗歌都背不熟,学生对于学习语文没有很好的方法,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习惯不好。可想而知,教学的困难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比较大的。同时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成绩有很明显的差距。所以本着古代诗歌的学习,我的设想是从朗读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的教学设计是分三步走的,第一步是初步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第二步是再读诗歌,要读出诗歌的画面感;第三步是三读诗歌,读出感情。这三步是逐步加深的,在学生逐步理解文章后慢慢品读和感悟,指导学生怎样朗读,怎样结合诗歌的意境和感情来朗读诗歌,这样才会有好效果。
3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4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同学们今天老师送给你们四句话(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寻李白》),你们能够猜出来他是谁吗 猜到了吗 对,他就是李白。
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人,诗人李白长期在祖国各地漫游。唐代伟大的诗人,存诗980多首,有《李太白集》等。他的诗想象丰富,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过渡语:下面我们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三)初读诗歌,读出节奏感(3分钟):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诗。
2、教师范读(正确、流利、有节奏感)。
3、学生读(齐读、个别读结合),教师正音,教会学生把握好节奏感。
(四)再读诗歌,读出画面感:(25分钟)
1、了解背景:这首诗是李白24岁时刚刚离开四川写下的,这时候的李白年轻气盛,遍谒(yè)诸侯,海县清一”的远大理想,有仗剑游天下的豪情壮志。但毕竟李白是第一次离家,心中难免有离愁别情。过渡语:那我们就来感受一下李白这首诗歌。
2、解题:峨眉山(地点),月(月亮),歌(体裁)
3、品读第一句:大家说说这一句写了什么,峨眉山,月亮。追问哪里的月亮 什么时候的月亮 什么样的月亮 那谁能把这句话描述一下呢
过渡语:第一句写了峨眉山月,那么第二句写的是什么呢
4、品读第二句:这句诗主要写的是什么呢 影、江水。这个影是谁的 这个影怎么样,他做了什么(抓住动词) 咱们把这句话描绘一下吧。
过渡语: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三句话。
5、这一句中的“发”字是什么意思 什么时候出发 从哪里出发 去哪里 经过连续追问,我们就可以说说这句话的大意了。
过渡语:作者写这首诗想要抒发什么情感呢 我们来学习第四句话。
6、这一句哪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情。思,什么意思,思念。作者思念谁呢 ——君。那么君这个字指的是谁呢 (亲人、朋友、家乡、月亮)。作者除了思念还有什么情感包含在诗歌中呢 作者的船行快吗,从哪里得到根据 (五个地点的变化和衔接五个地点变化的动词)
。行船越快,离家越远,就会更加思念。所以现在描绘一下这句话的大意。
过渡语:现在我们把这首诗歌梳理完毕,孩子们再来感受一下文章吧,读一读,读出意境,读出画面感。
7、发挥想象、描绘意境。用你的思想,用你的笔锋尽情描绘。(单个提问)
8、读诗歌,品意境,闭起眼,想象这首诗歌的画面感,力求把这种美丽的画面通过朗读的方式展现出来。先给孩子们自由朗读的时间,然后单个提问,再整体阅读,教师要点评指导,达到训练的目的。
(五)三读诗歌,读出感情。(10分钟)
1、拓展学习:《春夜洛城闻笛》
2、朗读这首诗歌。
3、赏析这首诗歌,领悟这首诗歌的已经及思乡之情。
4、比较阅读:体会这两首诗歌思乡之情的浓与淡,最终得出结论《峨眉山月歌》的思乡之情是淡淡的。
5、通过比较阅读,我们知道《峨眉山月歌》的感情是发复杂的,有憧憬、有喜悦、有淡淡的思乡之情,所以我们要带着这些感情认真投入的朗读一下这首诗歌。先给孩子们自由朗读的时间,然后单个提问,再整体阅读,教师要适时指导和点评,达到训练的目的。
(六)、同学们熟读背诵诗歌并默写(3分钟)
(七)、教师小结:(2分钟)

一个很有感情的月亮,随着江水流动,伴随诗人远航。

一个秋高气爽的夜晚,伟大的诗人激动前行。

一个有志青年出门闯荡,带着离愁别情。

一个所有人都会依依不舍、牵肠挂肚的故园家乡。
这堂课李白送给我们一幅月夜思君的美好图画,此时此刻老师送给大家一首现代诗歌——彭邦桢《月之故乡》
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这首诗歌和这篇文章的意境是多么符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五、布置作业:熟读背诵这首诗歌。
六、板书设计: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
影(山、月)
月(半轮)
淡淡的思乡、激动、喜悦

君(家乡)
五个地点变化
船行之快
五个连接动词
七、教学反思:这节课能够完成教学目标,同学们能够朗读及背诵诗歌,也可以默写这首诗歌;同时也能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意境、画面感和作者写这首诗歌时候的复杂感情,是一个很不错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朗读三步走,由易到难,主要是把课上的朗读完成好就成功了,作者的感情也就把握住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流畅,教学方法恰当,实施起来有很明显的效果。学生的朗读一次比一次精彩,对诗歌的已经描绘也非常精彩,背诵和默写也是非常到位的。因此这节课的效果是很明显的。这节课知识只是抛砖引玉,对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古诗的兴趣有积极的作用,如果坚持这样做那么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有很大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