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战略决战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战略决战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3 18:43:28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 第19课战略决战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2、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开始于什么事件后?1946年6月 进攻中原解放区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防御战略反攻主力决战时机已成熟大决战一、三大战役——主力大决战1、辽沈战役2、淮海战役3、平津战役平津战役视频淮海战役视频二、渡江作战——最后胜利1、渡江战役 1949、4、212、解放南京 1949、4、23渡江视频辽沈战役图淮海战役图平津战役图渡江战役图整体图辽沈战役视频首战目标的的选择百万雄师过大江敌我力量对比作 业 首 战 目 标 的 选 择返回攻锦打援攻锦打援返回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返回返回共歼灭国民党军55万余人返回农民担架队准备上前线淮海战役中陈毅说:
“我们的胜利是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农民小车队为前线送粮食返回  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结合右边《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说说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
  一、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解放战争,使人民解放军获得深厚的兵源。
  二、人民群众组织民兵,保卫后方。
  三、人民群众大力支前,这就能保证人民解放军打胜仗,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 返回先打两头分割包围返回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张家口塘沽 新保安天津 北平先打两头分割包围后取中间返回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平津战役返回北平和平解放瓮中抓鳖返回三大战役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辽沈战役
48.9—48.11
淮海战役
48.11—49.1
平津战役
48.11—49.1关门打狗猛虎掏心瓮中捉鳖返回 江阴渡江战役湖口解放战争胜利南京返回返回百万雄师过大江1.毛泽东和朱德在1949年4月向解放军下达的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这个命令明确指出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目的是什么? 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2.解放南京意味着什么? A.反动势力方面:
B.革命力量方面: 统治全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
垮台了。 中国共产党代表劳动人民接管了国家领导权,劳动人民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3.共产党为什么在三年内就能以弱胜强? A. 力量对比B. 士气民心 C. 政权性质D. 将帅素质E. 历史趋势可以随着战争进程发生剧烈变化 解放军打仗勇敢,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国民党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内压迫和镇压人民,对外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是旧社会三座大山的总代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国民党指挥失当,毛泽东懂军事返回 国民党发动内战,违背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也违背了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意愿,不得人心,必然走向失败。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要求,顺应了抗战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所进行的事业是正义的、进步的,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然取得最后的胜利。 返回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7月280 万365 万优于 敌军不足大为改善略占 优势巩固危机四伏高昂低落返回填表返回返回
得民心者得天下谢谢大家第19课 战略决战
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1)掌握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背景经过和结果。(2)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国民党政权垮台,蒋家王朝覆灭的历史必然。
2 、过程与方法: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四大战役小组竞赛进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爱护文物,珍惜和平的意识。(2) 增强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和历史思维能力,在学习态度、表现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作方面都有很强的可塑性,有的络查找资料。通过学习,观看电视电影等,对中国近代的屈辱战争史有较深的了解,正好能与本课的教学实现互动。
3重点难点
重点: 三大战役和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经过和结果。
难点:北平和平解放、国民党军队的失败和人民解放军胜利的原因。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1、蒋介石何时发动内战?(1946年6月) 2、头一年里,战况如何?(敌人对中原解放区、陕甘宁解放区、山东解放区等地发动进攻,战场主要在解放区内,战略上,敌人进攻,我方防守。但是我军在正确战略作战方针指导下,成功粉碎了敌军的进攻。使人民解放军具备了转向全国性战略反攻的条件。于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了反攻,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此时,国民党只能把兵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通过决战彻底打垮敌人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大决战阶段。) 观看《决战时机成熟》的剪辑片断。了解国共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一)三大战役
同学们知道是哪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最先发起的是哪次战役?
1、辽沈战役
观看《辽沈战役》剪辑片断,同时思考:为什么我军把战略决战的突破口放在东北?采用了什么战术?战绩如何?
A、兵力对比:转入反攻后,东北地区的人民解放军兵力占优,是全国五大战场中兵力超过国民党军队的唯一战场。
B、敌军态势:国民党军队被孤立分散,活动范围小,补给困难,是战是守举棋不定。
C、我军态势:解放军根据地广阔,物质力量雄厚、刚完成土地改革,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D、战局延伸:胜利后可以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华东的作战;还能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局。
2、淮海战役
辽沈战役刚刚结束,淮海战役开始了。接下来观看《淮海战役》剪辑片断,思考:战术是怎样的?战绩如何?
讨论: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结合P102页支前统计表,说说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人民群众的支持是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3、平津战役
在淮海战役进行的时候,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又合力进行进行平津战役。接下来请观看《淮海战役》剪辑片断,并(1)分析战术及战绩(2)畅所欲言:党中央为什么要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
A、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B、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迹和文物、保护环境不受破坏;(具有3000年建城史和900多年建都史的古老北京,故宫,天坛)
C、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所推崇的上策,有利于进一步瓦解敌人。
过渡: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打到长江边,国民党妄想依靠天险“划江而治”,要求和平谈判。当时国际上也都认为中国将重现历史上的“南北对峙”格局。党中央仍然以和平民主为重,同国民党谈判,拟出了“惩办战犯”等和平协议。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当夜,解放军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迄江西湖口的千里长江上,分三路强行渡江。二十三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
(二)百万雄师过大江
观看《渡江战役》剪辑片断,并思考:
(1)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目的是什么?
(2)南京何时解放?解放南京意味着什么?(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1949年4月23日;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蒋家王朝覆灭了。)
活动3【活动】课堂小结
在接连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之后,从1948年9月开始,我军开始与国民党反动军队进行主力之间战略大决战。战略决战的炮声首先在东北打响。经过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我军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解放了大片国土。接着,我军发起了渡江战役,一举摧毁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之后继续进军,为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而英勇斗争。
活动4【活动】活动与探究
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的三年内,就能以弱胜强打败国民党呢?(分四个层面来分析:第一层面就战争而言,要从战争性质,人心向背,方针政策正确与否,指挥是否得当,部队士气,军队多少,装备优劣等方面战争因素来分析。第二层面要从国民党政权性质代表的集团利益与帝国主义的关系。第三层面看其国家职能,经济上是对中国人民进行搜刮掠夺的工具,政治上对人民进行压迫和镇压的工具。对外,是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代理人。第四层面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违背了抗战胜利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也违背了中国人民的要求和意愿,不得人心,注定走向失败和灭亡。而中国共产党代表人国人民的利益和要求,顺应了抗战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所进行的事业是进步的,正义的,必然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
利用表格的形式总结三大战役的名称、发起时间、歼敌人数、历史意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