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思想与文学艺术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 思想与文学艺术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3 18:3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第23课
思想与文学艺术
课堂流程【自研·互动20分钟+展示15分钟+反馈测评3分钟+整理巩固2分钟】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魏源、严复的代表作,了解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发展;
2、通过学习聂耳、冼星海的音乐作品,了解中国近代乐坛的时代特点。
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自研自探环节
合作探究环节
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
总结归纳环节



导(
内容·学法·时间
10分钟





(内容·形式·时间)



案(内容·方式·时间
15分钟)
随堂笔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同步演练

【导学1】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魏源读课本P112-113内容,自主整理:地位、代表作、主张及其影响。
对子互查:检查自研笔记,分享自研成果,相互等级评定。(2分钟)小组互助:组长主持,确定展示方案,参照展示要求,分派好任务,同时进行组内预演,准备精彩展示!(7分钟)
小组合作一:探讨:说说“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对后来的洋务派和维新派产生的影响。
自研成果等级评定:
【导学2】思想家、翻译家严复
阅读课本P123内容,自主整理:地位、代表作、观点及其影响。
小组合作二:
探讨:列举几个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例子。
【导学3】美术家徐悲鸿阅读课本P123-124内容,自主整理:地位、绘画特色、代表作。
小组合作三:
探讨:欣赏了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代表作品,谈谈你的感受。
【导学4】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
阅读课本P124-125内容,自主整理:1.聂耳的创作背景及其代表作品;2.冼星海的地位及其作品。
当堂反馈基础题1.19世纪中期,一位日本著名维新思想家在读到一本由中国翻译到日本去的书后,拍案感慨,在该书“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引导下,他在思想上实现了从排斥西方到学习西方的重大变化。这本书是(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天演论》
D.《制碱》2.知识分子往往通过自己的名字明志,例如陈独秀字竞存,胡适字适之,他们明显受到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影响(
)A.梁启超
B.魏源
C.严复
D.李大钊3.下列书刊中,属于中国近代较早介绍西方生物进化论思想的是(

A
B
C
D4.魏源和严复的主张的共同点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学习西方的长处,改变中国的现状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近代以来,面对列强入侵、国家危难的局面,一些爱国的思想家认识到要改变中国的落后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下面是他们中的两位杰出代表。
请在下面横线上分别写出他们的名字。图一:__________
图二:__________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与上图中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相近?(3)清末维新人士梁启超与封建顽固派论争时说:“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弊而必更求变,天之道也”。他的这一言论可能受上图中哪位思想家的影响?这位思想家是用什么理论来为维新变法运动进行思想启蒙的?(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