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版七上第13课 东汉的兴亡(3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版七上第13课 东汉的兴亡(3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5 10:2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 欢迎光临历史课堂 东汉的兴亡人教新版七年级上13课 政治黑暗 走向衰败黄巾起义 名存实亡 第一板块励精图治 光复祖业预习检测,掌握新知1.西汉是哪一年灭亡的?是谁夺取了西汉政权?他建立了什么新的政权?他建立的政权是怎么被推翻的?
2.东汉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分别是什么?
公元9年王莽新朝农民起义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洛阳 释疑解惑,巩固新知百度百科
外戚:指皇帝的母族、妻族思考1.下列哪些人是东汉的“外戚”
A.皇帝的弟弟 B、皇帝的叔叔
C.皇帝的舅舅或者妻弟 D.皇帝的子女 思考 2.为什么称刘邦建立的政权为西汉,而刘秀建立的政权为东汉?我们之前还学过类似的情形吗?西周、东周汉光武帝刘秀,汉景帝后裔,汉高祖刘邦第九世孙。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建立之初, 战乱不断;郡县过多,官多民少,国家开支过大,且政府官员贪污腐败严重;刑法更加残酷;赋税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村落成为废墟,田地荒芜。议一议:针对当时形势,假如你是当时光武帝的大臣,你会向他提出什么建议?七嘴八舌,建言献策史料研读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惩处贪官污吏 为了发展农业生产,缓和社会矛盾 :减轻刑法 减轻农民的负担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为了缓和民族矛盾: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为了减少国家开支:为了治理腐败:图说历史弋射收获画像砖经济发展图说历史东汉宅院画像砖社会安定光武中兴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第二板块政治黑暗 走向衰败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百度百科
宦官(太监):是指中国古代在宫中专供皇帝及其皇帝家族役使的男子。平均即位年龄:9.5岁  平均寿命:24岁阅读教材,将下列事件按照逻辑关系构建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示意图。课堂活动皇帝早逝诛杀外戚、夺回君权幼主继位、太后临朝宦官得宠、把持朝政皇帝长大、依靠宦官外戚专权、君权旁落 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多年。8岁的质帝不满他专权,说他是“跋扈将军。”梁冀听了,他居然命人在面食中下毒,毒死了质帝。 跋扈将军梁冀 十常侍是指东汉灵帝时操纵政权的十二个宦官,他们都任职中常侍。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歌谣: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动搖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东汉的统治有何危害?请说说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性格如弓弦般正直的人,曝尸路边,而心术不正的奸徒,反倒封侯加爵,享尽荣华富贵。反映了当时政治黑暗腐朽不堪第三板块黄巾起义 名存实亡请带着以下问题观看视频:
1. 起义提出了什么口号
2. 为什么称为黄巾起义?
3.起义的时间?1.为什么称为黄巾起义?2.起义时间?领导人是谁?他创立了什么组织?根据视频并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公元184年  3.他们提出了什么口号?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头裹黄巾张角太平道4.黄巾起义的原因是什么?自然灾害频繁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政越来腐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5.结果如何?历时9个月被镇压下去6.这次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有何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使其一蹶不振,名存实亡。
东汉的兴亡王莽夺权,西汉灭亡(公元9年)东汉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走向灭亡黄巾起义: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光武中兴小结公元25年刘秀洛阳课堂检测记忆比拼1.改错题
西汉后期,宦官王莽夺取政权,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称他为汉高祖,在他经济后期,出现了“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 2.下列属于光武中兴时采取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裁减官员 ,惩处贪官污吏
D.以德化民 3.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
A.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加强
B.地主阶级剥削农民
C.皇帝昏庸,不理朝政
D.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4.下列关于东汉中后期政治局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②人民生活贫困
③时局动荡不安
④农民起义一触即发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5.下列有关东汉后期统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政
B.出现光武中兴
C.政治十分黑暗
D.地方割据势力产生
6.判断题
东汉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局面形成的原因是皇帝智力低下错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材料反映的是哪次起义?这次起义的领导     人谁?他创立了什么组织?这次起义起了怎样的作用?黄巾起义   张角    太平道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名存实亡。
学法指导本课知识巧记光武刘秀建东汉,着眼长治与久安,
采取措施图发展,光武中兴放灿烂。
东汉后期腐败生,外戚宦官交专权,
黄巾起义重打击,东汉统治终灭亡。 知识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