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5 14:19:4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单选题
1.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顺应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某班同学在对孟子和荀子的思想进行比较时,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  )。
A.二人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相同
B.二人都推崇孔子“仁”的思想
C.二人对人性的理解高度一致
D.二人的主张都体现了民本思想
3.孔子曾有短暂的从政生涯,其后他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主要是由于(  )。
A.孔子在各诸侯国没有丝毫政治影响力
B.儒家思想不适应各国诸侯需要
C.诸子百家的宣传使各诸侯国无所适从
D.孔子来去匆匆,其宣传苍白无力
4.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5.“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二、材料解析题
6.2010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
561周年纪念日,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提前做好了全球华人联合祭孔的准备工作。这说明儒家的一些价值观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之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梁启超《世界伟人》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据材料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
(3)结合材料一、二,简述“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儒家文化在现代仍然受到重视的原因。
7.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请根据下面三张关于孔子的纪念邮票完成问题:
材料一 周游列国(邮票)

材料二 杏坛讲学(邮票)

材料三
1989年《孔子诞辰二千五百四十周年》纪念邮票

(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回答,孔子周游列国主要是为了宣扬什么思想?当时的统治阶级接受了吗?为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回答,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么?有什么积极作用?
(3)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回答,说说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纪念孔子?请联系你熟知的现实社会中的某一问题,举例说明正确对待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丞相李斯曰:“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教学的地方)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同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李斯言论的基本要点有哪些?
(2)据材料二,董仲舒言论的基本要点有哪些?
(3)两种言论有哪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
一、客观题
1.A 2.C 3.B 4.A 5.B
二、主观题
6.(1)核心内容:“仁”和“礼”,即“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
(2)评价方面: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政治。主要依据: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影响;教育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时代的限制。
(3)地位:以“孔子之道”为代表的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
(4)原因: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的合理内核和优秀成果,有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7.(1)孔子主要宣扬“仁”的学说,主张以德治民。未被统治阶级所认可。原因:“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协调人际关系。但在战争频繁的状况下,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热衷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所以对阐述富国强兵、打胜兼并战争的思想(如法家思想)比较关注,因而儒家思想也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
(2)“有教无类”的思想。作用: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使平民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机会,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3)对于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我们应当根据社会发展而有选择、有鉴别地继承和发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举例:儒家提倡尊老、敬老、尊师等,我们今天应大力提倡;孔子提倡的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益处;儒家提倡言必信,要求遵守社会公德等,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和谐。
8.(1)私学兴盛,诸子百家评议国政,造谣惑众,不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建议实行“焚书”政策,控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儒学教育,注重思想教化,以礼治民。
(3)相同点:为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需要,加强思想控制。(如能答出如下内容亦可:都主张以一种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来取代思想自由的局面;用政治权力干预、控制思想和学术的自由发展)不同点:前者强调以法家思想排斥其他各家,后者强调以儒家思想来取代“百家争鸣”;前者主张用残暴手段来实现文化专制主义,后者强调教化和灌输;前者主张以法治国,后者主张以德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