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宋明理学 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 宋明理学 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5 15:0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宋明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2.程颐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在明清时期,所谓的“节义”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各地相继出现了许多贞节牌坊(如下图)。某班同学在对此现象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最为合理的应是(  )。
白鹿洞书院
A.理学客观上促进了古代建筑业的发展
B.理学就是一种典型的封建糟粕
C.理学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
D.对理学应该辩证地分析与认识
3. 观察下图,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是(
)。

4.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下列各图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

①安庆迎江寺
②徽州牌坊群

③涡阳老子庙
④合肥包公祠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6.“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7.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事万物本原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8.下列不符合陆王心学的是(  )。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B.“发明本心”以求“理”
C.求“理”就是进行内心反省
D.“理”要到身体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
9.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对季羡林先生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一评价主要体现了哪家思想(  )。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二、材料解析题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代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北派首领神秀所作佛偈(佛教唱词):?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材料二:神秀的同门、南派首领慧能所作佛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请回答:
分析宋明理学家二程、朱熹、王阳明分别与上述材料所反映思想之间的同异与渊源关系。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 D 3.D 4.B 5.C 6.D 7.C 8.D 9.C
二、材料解析题
10.同:宋明理学家都吸收了佛教的主张。?
异:二程、朱熹吸收了佛教靠心感知事物的主张,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王阳明吸收了佛教心外无物的主张。?
渊源关系:宋明理学是在吸收佛教等有益内容基础上对儒学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