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学习目标】
1列举明清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2.结合必修1和必修2专题,帮助学生理解政治、经济对思想意识的作用,进而掌握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社会原因
3.激发学生学习明清进步思想家们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问题导学】
明清之际出现批判思想的历史背景(阅读课本,结合必修1、2所学知识回答)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李贽(1527-1602年),号卓吾,福建泉州晋江人,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泉州是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李贽的祖父两辈都是从事商业活动的伊斯兰教徒。他26岁中举,由于不拘于官场和礼教的束缚,所以为官20余年辗转各地任中下级官员,经历坎坷。1580年辞官,后专心从事讲学和著书,61岁削发为僧。因其批判社会现实,最终以“惑世诬民”的罪名被捕入狱,不堪迫害自杀身亡,时年76岁。
【思考】试概括李贽思想的主要内容?其学说为什么被称为“异端思想”?其代表作是什么?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
“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思考】试叙述黄宗羲思想的主要内容,著作。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顾炎武(1613年—1682年)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以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为人,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汉族,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思考】如何理解顾炎武的经世致用学说?著作。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汉族,衡州府城南王衙坪(今衡阳市雁峰区)人。世界上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之一,为湖湘文化的精神源头,与黑格尔并称东西方哲学双子星座、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启蒙主义思想的先导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晚年居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著书立说,故世称其为“船山先生”。一生著述甚丰,其中以《读通鉴论》、《宋论》为其代表之作。晚清重臣曾国藩极为推崇王船山及其著作,曾于金陵大批刊刻《船山遗书》,使王夫之的著作得以广为流传。近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毛泽东、谭嗣同等皆深受船山思想之熏陶。王夫之一生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坚决反对程朱理学,自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著作经后人编为《船山全书》16册。
【思考】简述王夫之思想的主要内容。
五、分别用一句最简练的话概括四位思想家的主张,以便区分。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基础题】
1.(2011年天津卷,27)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2.(2011年北京卷,15)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3.(2011年海南卷,7)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4.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
)
A.
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
B.
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
C.
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D.
倡导“经世致用”思想
5.
(2009·江苏模拟)五四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
(
)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C.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
饿死事小,失节事
参考答案
实践练题CAA
基础题:CDB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