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5 15:5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单选题
1.
“磨”形象地再现了古代磨面的场景,它是我国古代一部农书中的插图,这部书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这部书应是(  )。

A.
《氾胜之书》
B.
《齐民要术》
C.
《农书》
D.
《农政全书》
2.
清代著名的天文历算学家梅文鼎曾就元代某位科学家的成就评价说:“古有黄赤道相准的定率,大约于浑仪比量,仅得梗概,未能彰明于算术……唯独元代______才以弧矢计算,有平视、侧视各图,推步、立成的数字,黄赤道相求这才有了定律,比古代精密。”材料中的“______”应为(  )。
A.
石申
B.
王祯
C.
郭守敬
D.
沈括
3.
历法中的月令,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等对农事的安排十分重要。古代中国历法中有月令规定始于(  )。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秦汉时期
D.
隋唐时期
4.
观察下图,下列有关图中著作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是古代中国最早的数学专著 ②它采用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③约成书于战国时期 ④曾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
《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据此我们可以判断(  )。
A.
宋金时期边境战乱不断
B.
宋金之间有密切的交往
C.
金的生产工具十分先进
D.
此时已经使用火药武器
6.
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
A.
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
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
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
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7.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近代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是(  )。
A.
指南针和印刷术
B.
造纸术和火药
C.
火药和指南针
D.
印刷术和造纸术
8.
纸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发明之一。早在1933年,中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就在新疆罗布泊汉代烽火台遗址发现了西汉时期的古纸残片,从而对蔡伦发明造纸术的定论提出了挑战。古纸残片曾在国内展出并引起轰动,但可惜的是它很快遗失。根据当时的形势判断,它最有可能(  )。
A.
毁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战火之中
B.
被蔡伦发明造纸术之说的力挺者销毁
C.
毁于某种大的自然灾害之中
D.
被外国文物贩子走私出境
9.
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的比例约计达50%~70%,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包括(  )。
A.
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B.
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对外交往频繁
C.
国家较长时间内处于统一或局部统一状态
D.
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比世界其他民族聪明
10.
新华社报道,预计中国将在2011年下半年发射“神舟8号”宇宙飞船。追溯历史,中国人最早探索航空事业,在这方面,成果历历可陈。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药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用于军事开始于(  )。
A.
汉朝
B.
唐末
C.
元朝
D.
明朝
二、材料解析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二 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成就:
《尚书》中的日食记录;《竹书纪年》记载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记载的太阳黑子;
《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记录;《汉书》中的新星记录;僧一行对子午线的测量。
哥白尼经过长期的天文观测和研究,创立了更为科学的宇宙结构体系——日心说,从此否定了在西方统治达一千多年的地心说。日心说经历了艰苦的斗争后,才为人们所接受,这是天文学上一次伟大的革命,不仅引起了人类宇宙观的重大革新,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支柱。“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前进”。
材料三 欲致吾之知,在极物而穷理也。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
——(宋)朱熹
(1)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的研究相比有何差异?
(3)依据材料三,指出造成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迟缓的原因。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韩非子》记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鬼谷子》记载:“郑(国)人之采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惑方向)。”
材料二:根据《萍洲可谈》记载,北宋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三: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四: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请回答:
(1)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辨别方向的作用?
(2)中国的三大发明对欧洲社会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3)鲁迅的话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答案】
一、单选题
1.
B
2.
C
3.
B
4.
D
5.
D
6.
C
7.
D
8.
A
9.
D
10.
B
二、材料解析题
11.(1)领域: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技领域(或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
原因: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发展。
(2)差异: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只局限于观测到的现象和数据的记载,对这些现象和数据缺乏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究;而西欧天文学注重观测基础上的科学规律总结和严密推算。
(3)原因:在儒家正统思想影响下,科学技术研究被知识分子看不起。
12.(1)司南和指南针用在生产(或采玉)、导航、迷信活动(或看风水)等方面辨识方向。
(2)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
(3)旧中国愚昧落后,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没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4)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