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 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5 15:0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各个时期文学体裁、代表人物、作品,理解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揭示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归纳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探究文学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必修班: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代表作)
2.过程与方法:历史探究、联系比较、综合归纳、情境再现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领略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学风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诗经》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教学难点】
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发展变化的根源。
【教
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面临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解的局面。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光要了解自己祖国的文化,更要继承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学历史之悠久,种类之繁多,形式之丰盈,都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文学大国的文学相媲美。《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其后漫长的社会里,文学得到进一步发展,而且不同朝代有不同的主要的文学形式。简要地说,就是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从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中,让我们再去亲身感受一下中国古代文学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以及“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哀婉。由此导入新课。一、诗歌1、《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1)概况:①地位②时限③名称(2)内容:风雅颂(3)特点(参见资料回放引出):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内容古朴,现实感强(4)影响: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2、屈原创立“楚辞体”(1)作者:屈原(爱国诗人)(2)含义: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形式,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3)代表作:《离骚》(浪漫主义抒情长诗,楚辞的代表作)(4)特点:用书本上两句名言对比得出:句式灵活,易于抒发感情,富含浪漫主义色彩
3、汉赋:(1)含义:汉代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2)特点: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3)代表人物及代表作:①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多媒体展示部分段落)②东汉张衡的《二京赋》(二京和张衡再说明)4、唐诗:(1)繁荣的原因:(选修班要求)①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②南北、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③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2)代表诗人及作品、名句:(多媒体展示学生熟知的)①初唐:
王勃、陈子昂(名句欣赏)②盛唐:边塞诗:高适、岑参;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诗仙”:李白(浪漫主义诗人);“诗史”:杜甫(现实主义诗人);③中唐:白居易,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的名作还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和《琵琶行》④晚唐:李商隐和杜牧是晚唐诗人中的佼佼者,后人把他俩称为“小李杜。5、宋词(1)宋词兴盛的原因:(选修班要求)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②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③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2)成就:1)婉约派:即婉转含蓄。(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①北宋柳永:名句欣赏②两宋之交李清照:名句欣赏2)豪放派:风格是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①北宋苏轼:名句欣赏②南宋辛弃疾:名句欣赏
【二次备课】
【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