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学习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及发展脉络
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2.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及基本特征
京剧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点、著名艺术家
重点难点:
重点:汉字的起源及发展脉络
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及基本特征
难点:理解书画同源
自主学习:
完成《课课通》的知识体系填空。
预习检测(基础题):
1.
依据你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所示京剧角色的四大行当,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生
②净
③旦
④丑
B.①净
②生
③旦
④丑
C.①旦
②生
③丑
④净
D.①旦
②净
③丑
④生
2.颜真卿的《祭姪文稿》,其字体属于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3.《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书画艺术上的巅峰之作,千百年来一直是帝王将相、王公贵族竞相争夺的至宝,普通百姓根本就无缘一睹真容,现藏于故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吸收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B.以人文画为特色,讲究借物抒情,追求意趣
C.以风俗画为亮点,描绘北宋京城的繁华
D.题材广泛,场面宏大反映了唐朝时的盛景
重点探究:
汉字在
朝形成完整体系。此后,按照
、
、
、
、
、的脉络演变发展。其演变总趋势是
。
书法从
开始进入自觉阶段,兼具
和
的功能。
时期,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文人画强调
,讲究
,追求
。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
。
年间,形成了
局面,京剧形成。
典例精研(提高题):
1.下表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2.
《说文解字》释读为:“大册也。”今人认为似手捧册置于架上。该释读与下列记录文字信息材料相关的是
A.甲骨
B.丝帛
C.竹木简
D.石碑
当堂巩固(基础题)
1.中国汉字书画在世界艺术领域中享有盛誉,其基本特征包括
①汉字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表现和表达出各种形体、感性和气势
②书法是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意境美
③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④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反对传统和理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认为公元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期是唐朝,属于这一时期的著名画家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郑板桥
【巩固性学案】(提高题)
1.“2007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于2007年2月3日在奥地利金色大厅举行,中国的京剧与西方的交响乐交相辉映,中国艺术团选择京剧作为表演重点的原因是
A.京剧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B.京剧服饰华丽,体现了中国文化雍容华贵的一面
C.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D.京剧代表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
2.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的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宣纸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图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
A
B
C
D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3分)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2分)
第10课
CDC
DC
BB
CC
3.答案要点:
(1)娱乐演艺场所。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
(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
第10课
CDC
DC
BB
CC
3.答案要点:
(1)娱乐演艺场所。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
(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
第10课
CDC
DC
BB
CC
3.答案要点:
(1)娱乐演艺场所。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
(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
第10课
CDC
DC
BB
CC
3.答案要点:
(1)娱乐演艺场所。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
(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
第10课
CDC
DC
BB
CC
3.答案要点:
(1)娱乐演艺场所。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
(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
第10课
CDC
DC
BB
CC
3.答案要点:
(1)娱乐演艺场所。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
(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