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学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14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学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5 16:0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学习要求】
1.识记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的主张及其表现。
2.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
3.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问题导学】
知识点一
“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
1、背景
知识点二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
背景
2、
核心思想及含义
3、
洋务派的活动
4、
评价
知识点三
维新变法思想
1、早期维新思想出现的背景、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及认识。
2、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的维新思想。
(1)背景
(2)代表人物及活动
人物
主要著作
思想主张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3)认识(维新变法思想的性质、目的、意义及失败原因)
【实践练题】结合课本p69回答: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者”。这种观点是否有道理?
【基础题】
1.图六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含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是(
)A.顾炎武
B.林则徐
C.洪秀全
D.严复
2.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
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
3.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4.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5.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
A.君主
B.民权
C.西学
D.科学
6.右图所示著作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7.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这表明他(
)
A.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
B.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
D.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
8.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这段话应该是(
)
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
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
【拓展题】
9.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
A.魏源 
B.王韬
C.宋教仁 
D.胡适
10.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最早提出的是(
)
A.洋务派
B.早期维新派
C.康梁维新派
D.民主革命派
11.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
12.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新思想萌发了,林魏新思想的核心是(
)
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御辱之道
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13.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
(
)
A.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外国资本的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4.19世纪末的中国又出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次思想运动主要内容有(
)
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民主共和
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③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
④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作的评论:
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
——陈世镕;
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为奇书。”——陈
澧;
评论三:“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
——林昌彝。
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海国图志》
B.《天演论》
C.《新潮》
D.《青年杂志》
16.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的
A.魏源《海国图志》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C.容闳《西学东渐记》
D.洪仁玕《资政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