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学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20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学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5 18:3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学习要求】
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讨论并概述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双百”方针的价值。3、感受文艺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价值。养育人文精神
【问题导学】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2)1956年初,____________基本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开始,党中央提出让____________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2.提出
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
3.含义
(1)____
________上“百花齐放”。
(2)____________上“百家争鸣”。
4.特点
“双百”方针是一个________的同时也是________的方针。
5.成就
(1)内容:描绘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风貌。
(2)代表
①老舍的话剧《________》,郭沫若的历史剧《________》,杨沫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等。
②文艺期刊也大量增加,刊物________也有提高。
6.影响
丰富了____________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
细节点拨 随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更好地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
二、曲折的年代
1.原因
(1)____________的扩大化,特别是“____________”的到来。
(2)学术问题被当成________问题,甚至上升为____________问题。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
2.表现
(1)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
王蒙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艾青的寓言诗《________》,昆曲《________》和电影《北国江南》《________》等。
(2)作者多被划为“________”或“____________”。
3.影响
(1)许多____________受到了伤害,____________百花凋零。
(2)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
细节点拨 政治与文化、科技有着密切联系。“双百”方针遭受曲折是由当时的政治形势决定的。
三、文艺的春天
1.背景
(1)“文革”结束后,__________和________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极“________”路线。
(2)党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____________。
(3)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______,要为人民服务,为____________服务。
(4)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________”方针,发展我国____________。
(5)20世纪80年代初,以“________”“________”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起来。
2.表现
(1)出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现以____________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3)出现反映______________的戏剧、电影,如《____________________》《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
3.影响
科学和文艺工作者迎来了又一个春天。____________空前热烈,____________创作欣欣向荣。
4.前景
进入21世纪,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________发展,中国文化正走向________。
细节点拨 本课涉及的历史人物和文学、艺术作品较多,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知识迁移能力,注意知识的迁移运用。
【问题思考】
探究一 “双百”方针的实施
1.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哪两个高峰?简述产生这两个高峰的主要原因。
2.问题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家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需求”而提出的一个基本方针。但是,从1957年开始,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一方针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实践练题】
1、“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对毛泽东的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
春天是指伟大新中国的建立
B
文艺学术思想可以自由发表
C
无论什么思想都可以自由传播
D
坚持百花齐放对社会主义发展有利
2、“双百”方针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
A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
“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C“左”倾错误的影响
D
学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看待
3.
从《青春之歌》、《创业史》、《红岩》等长篇小说的内容可知,建国初期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旋律是(
)

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

反映社会主义新面貌

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4.下列不属于“双百”方针的积极影响的是 ( 
)
A.文学艺术界硕果累累  
B.
电影创作步入了一个辉煌的时期
C.把生物领域中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的争论局限在学术领域之内
D.“八亿人口八个戏”
【基础题】
1.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
)
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推陈出新
D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2.“双百”方针提出的时间是(
)
A
1949年
B1950年
C1956年
D
1978年
3.著名话剧《茶馆》是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
A
郭沐若
B曹禺
C赵树理
D老舍
A.《北国江南》
B.《五朵金花》
C.
《女篮五号》
D.《青春之歌》
5.“双百”方针提倡文学艺术、科研领域的三个自由,鼓励文艺科研工作者大胆创新,自由发展。这里所说的自由前提是(
)
A、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B、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范围内
D、保证不同学派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6.“双百”方针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但直到改革开放后才真正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造成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影响
B、我国把工作重心放在恢复国民经济上
C、“左”倾错误的持续发展
D、文化大革命使科学文化事业蒙受沉重打击
7.社会主义时代文化艺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
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百花齐放
C.推陈出新
D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8.“双百方针”提出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文学艺术发展
B.团结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C.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客观需要
9.下列哪些作品是贯彻“双百”方针的出色作品
①《茶馆》
②《蔡文姬》
③《青春之歌》
④《三里湾》(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下列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与科学研究工作没有任何关系
B.是中共领导文艺的基本方针
C.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
D.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拓展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
问题上百家争鸣。——l
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在各个学术部门可以有许多派、许多家,可是就世界观来
说,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许多部门还是死人统治者。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
——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关于文艺界整风的讲话结合毛泽东前后不同的讲话,分析“双百”方针提出的正确性和后来在执行中遭到挫折
的原因。(12分)
参考答案
【问题思考】1.两个高峰一个是指“双百”方针提出初期;另一个是改革开放之后。主要原因:前者是建国初,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的需要,从而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再加上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活跃,紧跟时代,积极适应人民群众的要求,创作了大批文艺作品。改革开放之后,中共中央在总结新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提出了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它概括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艺术发展的根本目的,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推动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工作的繁荣。
(1)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凡是在贯彻“双百”方针的时候,文学艺术和科学事业等就会发展;反之,则会出现倒退。
(2)“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兴旺发达的方针。
(3)必须正确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在这三个关系中,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是最基本的。
实践练题1-5:CC
AD
基础题:1-5
ACDBC
6-10
CABDA
拓展题:【参考答案】
“双百”方针是指在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具体地说·就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辩论的自由,它的提出,不仅是巾。同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T作的基本方针20世纪50年代.党在指导文化作的实践中逐步提出米的,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意义。“双百”方针的提出.使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活跃起来,学术文化各部门都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后来,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文革·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把学术争论说成是阶级斗争.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是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一些正确的甚至是优秀的作品被当成错误的受到批判,妨碍了文化的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