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数字特征 同步练习4(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2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数字特征 同步练习4(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12-06 11:2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2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数字特征
同步练习
[学业水平训练]
1.某学习小组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得100分的有1人,95分的有1人,90分的有2人,85分的有4人,80分和75分的各有1人,则该小组成绩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
A.85、85、85  
B.87、85、86
C.87、85、85
D.87、85、90
解析:选C.从小到大列出所有数学成绩:75,80,85,85,85,85,90,90,95,100,观察知众数和中位数均为85,计算得平均数为87.
2.甲、乙两人在一次射击比赛中各射靶5次,两人成绩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则(  )
A.甲的成绩的平均数小于乙的成绩的平均数
B.甲的成绩的中位数等于乙的成绩的中位数
C.甲的成绩的方差小于乙的成绩的方差
D.甲的成绩的极差小于乙的成绩的极差
解析:选C.由题意可知,甲的成绩为4,5,6,7,8,乙的成绩为5,5,5,6,9.所以甲、乙的成绩的平均数均为6,A错;甲、乙的成绩的中位数分别为6,5,B错;甲、乙的成绩的方差分别为×[(4-6)2+(5-6)2+(6-6)2+(7-6)2+(8-6)2]=2,×[(5-6)2+(5-6)2+(5-6)2+(6-6)2+(9-6)2]=,C对;甲、乙的成绩的极差均为4,D错.
3.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改革分配制度,要逐步改变收入不平衡的现象.已知数据x1,x2,x3,…,xn
是上海普通职工n(n≥3,n∈N
)个人的年收入,设这n个数据的中位数为x,平均数为y,方差为z,如果再加上世界首富的年收入xn+1,则这n+1个数据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年收入平均数大大增大,中位数一定变大,方差可能不变
B.年收入平均数大大增大,中位数可能不变,方差变大
C.年收入平均数大大增大,中位数可能不变,方差也不变
D.年收入平均数可能不变,中位数可能不变,方差可能不变
解析:选B.插入大的极端值,平均数增加,中位数可能不变,方差也因为数据更加分散而变大.
4.如图是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的茎叶图,甲、乙两人这几场比赛得分的平均数分别为x甲,x乙;标准差分别是s甲,s乙,则有(  )
A.x甲>x乙,s甲>s乙
B.x甲>x乙,s甲<s乙
C.x甲<x乙,s甲>s乙
D.x甲<x乙,s甲<s乙
解析:选C.观察茎叶图可大致比较出平均数与标准差的大小关系.
5.已知样本9,10,11,x,y的平均数是10,标准差是,则xy=________.
解析:由平均数是10得x+y=20,由标准差是,得
=,
∴(x-10)2+(y-10)2=8,∴xy=96.
答案:9
6
6.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练习射击,每人打5发子弹,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6,8,9,9,8;
乙:10,7,7,7,9.
则两人的射击成绩较稳定的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求平均数可得
x甲=x乙=8,s=1.2,s=1.6,
s答案:甲
7.为了考察某校各班参加课外书法小组的人数,从全校随机抽取5个班级,把每个班级参加该小组的人数作为样本数据.已知样本平均数为7,样本方差为4,且样本数据互不相同,则样本数据中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解析:设5个班级中参加的人数分别为x1,x2,x3,x4,x5,则由题意知=7,(x1-7)2+(x2-7)2+(x3-7)2+(x4-7)2+(x5-7)2=20,五个整数的平方和为20,则必为0+1+1+9+9=20,由|x-7|=3可得x=10或x=4.由|x-7|=1可得x=8或x=6,由上可知参加的人数分别为4,6,7,8,10,故最大值为10.
答案:10
8.随机抽取某中学甲、乙两班各10名同学,测量他们的身高(单位:cm),获得身高数据的茎叶图如图.
(1)根据茎叶图判断哪个班的平均身高较高;
(2)计算计甲班的样本方差.
解:(1)乙班的平均身高较高.(可由茎叶图判断或计算得出)
(2)因为甲班的平均身高为x=i=170(cm),所以甲班的样本方差s2=(xi-x)2=(2×122+2×92+2×22+12+72+82+02)=57.2.
9.某校100名学生期中考试语文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成绩分组区间是:[50,60),[60,70),[70,80),[80,90),[90,100].
(1)求图中a的值;
(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100名学生语文成绩的平均分;
(3)若这100名学生语文成绩某些分数段的人数(x)与数学成绩相应分数段的人数(y)之比如下表所示,求数学成绩在[50,90)之外的人数.
分数段
[50,60)
[60,70)
[70,80)
[80,90)
x∶y
1∶1
2∶1
3∶4
4∶5
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
(0.04+0.03+0.02+2a)×10=1,
∴a=0.005.
(2)55×0.05+65×0.4+75×0.3+85×0.2+95×0.05=73(分).
所以平均分为73分.
(3)分别求出语文成绩分数段在[50,60),[60,70),[70,80),[80,90)的人数依次为0.05×100=5,0.4×100=40,0.3×100=30,0.2×100=20.
所以数学成绩分数段在[50,60),[60,70),[70,80),[80,90)的人数依次为:5,20,40,25.所以数学成绩在[50,90)之外的人数有100-(5+20+40+25)=10(人).
[高考水平训练]
1.为了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某大学随机抽取30名学生参加环保知识测试,得分(十分制)如图所示,假设得分值的中位数为me,众数为m0,平均值为x,则(  )
A.me=m0=x
B.me=m0C.meD.m0解析:选D.由题意得m0=5,me==5.5,x=
=,显然x>me>m0,故选D.
2.某人5次上班途中所花的时间(单位:min)分别为x,y,10,11,9.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则|x-y|的值为________.
解析:由平均数公式,得(x+y+10+11+9)×=10,则x+y=20.又∵方差为2,∴[(x-10)2+(y-10)2+(10-10)2+(11-10)2+(9-10)2]×=2,得x2+y2=208,2xy=192,∴|x-y|===4.
答案:4
3.为调查甲、乙两校高三年级学生某次联考数学成绩情况,用简单随机抽样,从这两校中各抽取30名高三年级学生,以他们的数学成绩(百分制)作为样本,样本数据的茎叶图如图:
(1)若甲校高三年级每位学生被抽取的概率为0.05,求甲校高三年级学生总人数,并估计甲校高三年级这次联考数学成绩的及格率(60分及60分以上为及格);
(2)设甲、乙两校高三年级学生这次联考数学平均成绩分别为x1,x2,估计x1-x2
的值.
解:(1)设甲校高三年级学生总人数为n.
由题意知=0.05,解得n=600.
样本中甲校高三年级学生数学成绩不及格人数为5,据此估计甲校高三年级这次联考数学成绩的及格率为1-=.
(2)设甲、乙两校样本平均数分别为′1,′2.
根据样本茎叶图可知30′1-2=30′1-30′2
=(7-5)+(55+8-14)+(24-12-65)+(26-24-79)+(22-20)+92
=2+49-53-77+2+92=15.
因此′1-′2=0.5.故1-2的估计值为0.5分.
4.在每年的春节后,某市政府都会发动公务员参与到植树绿化活动中去.林业管理部门在植树前,为了保证树苗的质量,都会在植树前对树苗进行检测.现从甲、乙两种树苗中各抽测了10株树苗,量出它们的高度如下(单位:厘米),甲:37,21,31,20,29,19,32,23,25,33;乙:10,30,47,27,46,14,26,10,44,46.
(1)画出两组数据的茎叶图,并根据茎叶图对甲、乙两种树苗的高度作比较,写出两个统计结论;
(2)设抽测的10株甲种树苗高度平均值为x,将这10株树苗的高度依次输入,按程序框(如图)进行运算,问输出的S大小为多少?并说明S的统计学意义.
解:(1)茎叶图:
统计结论:(任意两个即可)
①甲种树苗的平均高度小于乙种树苗的平均高度;
②甲种树苗比乙种树苗长得整齐;
③甲种树苗的中位数为27,乙种树苗的中位数为28.5;
④甲种树苗的高度基本上是对称的,而且大多数集中在均值附近,乙种树苗的高度分布比较分散.
(2)x=27,S=35,S表示10株甲种树苗高度的方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