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光的颜色色散
试卷(含答案)
[概念规律组]
1.下列现象中可以用薄膜干涉来解释的是
( )
A.雨后的彩虹
B.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呈彩色
C.透过昆虫的翅膀看阳光呈彩色
D.荷叶上的水珠在阳光下晶莹透亮
2.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B.
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C.
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
D.
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3.如图1所示是用干涉法检查某块厚玻璃板的上表面是否平整的装置,所用单色光是用普通光通过滤光片产生的,检查中所观察到的干涉条纹是由下列哪两个表面反射的光线叠加而成的
( )
图1
A.a的上表面和b的下表面
B.a的上表面和b的上表面
C.a的下表面和b的上表面
D.a的下表面和b的下表面
4.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则
( )
A.光的颜色、频率都不变,波长、波速都变小
B.光的频率变小,颜色、波长、波速都不变
C.光的频率、速度变小,颜色、波长不变
D.频率、颜色、波长都不变
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激光是一种人工产生的相干光,具有高度的相干性
B.由于激光的方向性好,所以激光不能发生衍射现象
C.光纤通信是激光和光导纤维相结合的产物
D.普通照相技术所记录的只是光波的强弱信息,而全息照相技术还可以记录光波的相位信息
6.如图2所示,两束平行的红光和紫光,相距为d,斜射到玻璃砖的上表面上(玻璃砖足够长),当它们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时
( )
图2
A.两条出射光线仍平行,但距离大于d
B.两条出射光线仍平行,但距离小于d
C.两条出射光线仍平行,距离仍为d
D.两条出射光线将不再平行
[方法技巧组]
7.市场上有一种灯具俗称“冷光灯”,用它照射物体时能使被照物体处产生的热效应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商店等处.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一层薄膜(例如氟化镁),这种膜能消除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产生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以λ表示此红外线在薄膜中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厚度最小应为
( )
A.λ/8
B.λ/4
C.λ/2
D.λ
8.如图3所示,小光点S发出白光,经三棱镜分光,有人沿折射后光线的反方向观察,透过棱镜可看到
( )
图3
A.白光点
B.光点上部红色,下部紫色
C.光点上部紫色,下部红色
D.未见光源的像
9.如图4所示,一束白光从顶角为θ的棱镜的一个侧面AB以较大的入射角θ1入射,经过三棱镜后,在屏P上可得到彩色光带,当入射角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若屏上的彩色光带先后全部消失,则
( )
图4
A.红光最先消失,紫光最后消失
B.紫光最先消失,红光最后消失
C.紫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
D.红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
图5
10.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其装置如图5所示,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平板玻璃之上,在一端夹入两张纸片,从而在两玻璃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薄膜.当光垂直入射后,从上往下看到的干涉条纹有如下特点:(1)任意一条亮条纹或暗条纹所在位置下面的薄膜厚度相等.(2)任意相邻亮条纹或暗条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差恒定.现若将图示装置中抽去一张纸片,则当光垂直入射到新的劈形空气薄膜后,从上往下观察到的干涉条纹
( )
A.变疏
B.变密
C.不变
D.消失
11.如图6所示,在水中有一厚度不计的薄玻璃片做成的中空三棱镜,里面是空气,一束光
A从棱镜的左边射入,从三棱镜的右边射出时发生色散,射出的可见光分布在a点和b点之间,则
( )
图6
A.从a点射出的是红光,从b点射出的是紫光
B.从a点射出的是紫光,从b点射出的是红光
C.从a点和b点射出的都是紫光,从ab中点射出的是红光
D.从a点和b点射出的都是红光,从ab中点射出的是紫光
12.
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设水滴是球形的,图7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b、c、d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
( )
图7
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
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
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
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
[创新应用组]
13.一个半径较大的透明玻璃球体,若截去其上面的大部分,然后将这一部分放到标准的水平面上,现让单色光竖直射向截面,如图8所示,在反射光中看到的是
( )
图8
A.平行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B.环形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C.只能看到同颜色的平行反射光
D.一片黑暗
答案
1.B 2.D 3.C 4.A 5.ACD
6.B 7.B 8.C 9.B 10.A 11.B 12.B 1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