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二十五 治水必躬亲课件(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二十五 治水必躬亲课件(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05 15:08:1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40张PPT。治水必躬亲——钱泳作者简介:钱泳(1759—1844),清代江苏金匮(今属无锡)人。原名鹤,字立群,号台仙,一号梅溪。工诗,善书画。著有《履园丛话》《履园谭诗》等。 海瑞(1514-1587)
广东琼山人,即现在的海南岛,字汝贤,号刚峰。他取此号的意思是一切以刚为主,要终生刚直不阿。因此人们尊称为刚峰先生。
海瑞是明朝嘉靖时期的著名清官,由于敢于直言进谏,惩恶扬善,一心为民谋利,被人民敬为海青天、南包公,其英名流传至今。 海瑞是明朝中后期出现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他为民请命,清廉公正,力主反贪,刚正不阿. 是倾力反对贪官污吏的政治家实干家,是敢于冒死骂皇帝荒淫无道的忠勇之臣,是为腐败官场所不容的刚直不阿的坚贞之士,是深受黎民百姓爱戴的“海青天”,是被史家誉为“古今一真男子”的男儿大丈夫。
海瑞简介检查预习作业1、生字词的读音,句子停顿2、重点字词的解释3、翻译课文检查预习躬( ) 潴( ) 相度( )妄( ) 横索 ( )
嫌( ) 胼胝( ) 咨询( )
好( )逸恶( )劳 泥( )于掌故gōngxiàngduózhūzīxúnpiánzhīxiánwùhàonì好(h?o)泥土(ní)恶心(?)凶恶(è)wànghéngsuǒ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朗读和停顿:nìzhūxiàng duóděipián zhījǐhào wù xīng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治水必躬亲躬亲亲身译: 治理水患必须亲身(前往,不怕辛苦)。之

执一


掌故
妄意的(结构助词)

固执一端,不知变通
拘泥
对,对于
古代的典章制度
随意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
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译: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盖


相度


咨询

致原因是
水停聚之地
河流形势
观察和测量
获得,了解
真实情况
访问
追究到底
事理 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结合注释,翻译课文。是以

躬历山川
亲劳胼胝因此,所以
必须,应该
亲自登山涉水
亲自辛劳,不怕吃苦译: 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快有慢,池塘有深有浅,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昔
布袍
缓带




随官人役
未尝
横索从前
穿着便装
宽束衣带
冒,迎着

给予,这里指“发放”
表并列
随同的官员差役
不曾
横行勒索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
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
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结合注释,翻译课文。译: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侯,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官员差役也不曾横行勒索一文钱财。如是

举像这样
表顺接
办事成功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译: 必须像这样,以后才做成事情。如

计利
远嫌而避怨



(成语) 好逸恶劳 见利忘义如果
表并列
考虑私利。计,盘算,考虑。
远远躲开嫌疑,避免抱怨
那么
表顺接
兴办 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结合注释,翻译课文。译: 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苦,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请同学们整理出文中一词多义及古今异义的词。开动脑筋一词多意:如:
如好逸而恶劳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得: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非相度不得其情
于:
泥于掌故
于荒村野水之间
而:
而随官人役亦未……
好逸而恶劳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事不举而水利不兴
如果

必须,应该
得到、掌握
对于

表并列
表并列
表顺接
表顺接古今异义:1. 泥于掌故
古义:拘泥
2. 非咨询不穷其致
古义:追究到底
3. 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古义:办事成功
今义:泥土。
今义:生活困难。
今义:往上抬,往上托。
思考1、为什么说治水必躬亲?用原文回答。 2、治水要防止哪些现象 ?用原文回答。 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思考3、海瑞当年是如何治水的,原文语句回答。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4、第二段就治水问题,作者讲了正反两个方面,请用文中语句回答这两方面的结果。 ①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②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思考5、“事可举”、“事不举”,用自己的话概括造成这两种结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举”是因为海瑞能深入实际不畏艰辛,清廉治水。“不举”是因为好逸恶劳,贪财求利,不听取正确的意见。 6、作者认为“事举”“水利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躬亲、清廉(用原文“冒雨冲风,亲给钱粮,不扣一厘”也行)思考7、各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两段的内容第一段,论述治水需防止的现象和治水必躬亲的原因。
第二段,以海瑞为例,论述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 思考8、本文从表达方式上看
是哪种文体?议 论 文1、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论据: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议论文小 讲 座 :2、论据: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3、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引用论证等
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论点: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亲劳胼胝。(治水必躬亲 )8、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用了哪些论据?讲道理:“盖地有高低……”在理论上阐述情况不同,需要治水者了解实际情况,从而证明为什么要躬亲。用∵∴推论出“躬亲”的结论(因果推理)摆事实:海瑞亲临现场,清廉无私治理水患,得出结论。仍用∵∴推论出“必如是而后事可举”
9、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小 讲 座 :运用作者理论推理、公认的公理定理、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等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种论证方法我们把它称之为——道理论证。
运用确凿而典型的事例来支持观点,以起到事实胜于雄辩的说服力,这种论证方法称之为——举例论证。
证明论点时,如从正、反两方面摆事实或讲道理,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强调了论点,使说理更有说服力。称之为——对比论证。 两个“不可”从反面强调治水不可固执一端。
“盖”领起下文,解释不可固执一端的原因,
“是以”提出结论。
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
(正面)
如果海瑞不吃苦,想谋私利,怕得罪人,那么水利肯定办不好。
(反面)
提出论点
“治水必躬亲”
举例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第一段
(提出论点)治水要防止的现象“不可……不可……”治水必亲躬的原因“盖……非……非” 第二段
(海瑞治水)事实论据“昔海忠介……未尝横索一钱”好逸恶劳计利忘义远嫌避怨(正面)举例论证(反面)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道理论据躬亲(做事)清廉(做人)了解实情因地制宜海瑞(1514-1587),明广东琼山人(即现在的海南岛),字汝贤,自号刚峰。他取此号的意思是一切以刚为主,要终生刚直不阿。因此人们尊称为刚峰先生。 海瑞是明朝嘉靖时期的著名清官,由于敢于直言进谏,惩恶扬善,一心为民谋利,被人民敬为海青天、南包公,其英名流传至今。谥号忠介。作有《海瑞集》。徐阶还田徐阶是海瑞的老上司,在海瑞下狱时他曾救过海瑞的命,出狱后又提携海瑞迅速升迁。
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徐阶归田还家淞江华亭,仗势不交赋税,其子更是横行乡里,无法无天。海瑞不为个人恩怨所左右,命令徐阶依法退田。
海瑞在《复徐存斋阁老》信中说:“近阅退田册,知盛德出入意表,但所退数不多,再加清理,行之可也。昔人改父之政,七屋之金,须臾而散;公以父改之,无所不可。”
在海瑞的坚持下,徐阶不但退了田,而且他骄横不法的儿子或判充军,或革职为民。海瑞人物形象:
文中形象,躬亲治水,不畏艰辛,为民着想,清正廉洁。
海瑞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清官,他为民请命,清廉公正,力主反贪,刚正不阿。
探究 古代治水的例子还有许多,你知道吗?“鲧”gun治水不成,因为他固执一端,拘泥于“水来土掩”,未能亲历山川,亲劳胼胝。 他的儿子大禹治水时则采取了疏导的方式,除了指挥外,还亲自参加劳动,他手握木锸(形似今天铁锨),栉风沐雨,废寝忘餐,夜以继日,不辞劳苦。手上长满老茧,小腿上汗毛被磨光,并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水成功,并凭此成为舜的继承者。 (堵不如疏)
李冰修都江堰,虽是堵水,却造福了后人,因为他知山知水知情知势。 (“堵”未必不能用,关键是因地制宜)探究 古代像海瑞这样的清官还有许多,请再举出一例,概括叙述这个人物的主要事迹。包拯、狄仁杰……探究 “躬亲”是治水成功的必要条件,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习本文后你有何启发。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