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 暑假快到了,你想怎样度过漫长的假期呢?
想一想:都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把暑假里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呢?
日记、照片、录像??????比较思考:
暑假生活记录册与书籍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活记录册的形式来源于书籍。想一想:
做一本暑假生活记录册至少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小游戏:猜猜它是书籍中的哪个部件?
请同学们以部件的口吻说说,自己是谁?有什么功能? 书本的家里有很多成员,其中包括护封、封面、封底、书脊、勒口、环衬、扉页、目录、正文等。封底:起保护作用,一般印有标志性图案和条码。封面:起保护、装饰、宣 传、推销的功能,是沟通读者与书籍内容的桥梁。书脊:连接封面和封底,并起支撑作用。印有书名、作者名和出版社名。书的基本结构名称及作用书的基本结构名称及作用扉页:又称副封面,起
装饰作用。环衬 :一般是白纸,用于写赠词或签名;有的也印有前言。勒口:保护封面,使边缘不宜破损。内页:印有和记载书籍的内容部分。目录:是全册各部分内容标题的有序排列,起导读作用。书的大小开本 讨论:哪些书适合用大开本,哪些书则适合用小开本?书籍类型的常用开本:
诗 集: 通常用比较狭长的小开本。
理论书籍: 大32开比较常用。
儿童书籍: 接近方形的开度。
小字典: 42开以下的尺寸。
科技技术书:需要较大较宽的开本。
画 册: 接近于正方形的比较多。异形书书籍形式的演变史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书籍形式的演变史 ——篆书铭文 曾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文物,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总重量2500多千克。钟上均铸有篆书铭文,共2800余字。书籍形式的演变史 ——竹简 竹简,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现在一般说竹简。均用毛笔墨书。册的长度,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约67.5cm),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约56cm),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约23cm)
熟牛皮将木片或竹片串在一起,分别称为“牍”和“简”。 在战国时期,有一种用帛作为书写材料的书体——帛书,帛是白色的丝织品,汉代总称丝织品为帛或缯,或合称缯帛,所以帛书也叫缯书。
丝帛很轻便,但也很昂贵,这迫使人们寻求更好的廉价的替代品。书籍形式的演史 ——帛书造纸术相传是由中国东汉时代的蔡伦(63-121年)所发明,但是也有考古证据说明,造纸术早就存在,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发展者,使造纸的成功率更高,成本更低。造纸术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促使人类文化传播的伟大发明。 书籍形式的演变史 ——蔡伦与造纸术唐代出现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的方法是:把木材据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印书的时候,先用一把刷子蘸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白纸复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成功了。这种印刷方法,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称它为“雕版印刷”。书籍形式的演变史 ——雕版印刷术 中国早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就发明了活字印刷,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对世界文明进程和人类文化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活字印刷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是一种印刷方法,使用可以移动的金属或胶泥字块,用来取代传统的抄写,或是无法重复使用的印刷版。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北宋庆历间毕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活字印刷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活字印书早约400年。 书籍形式的演变史 ——活字印刷术思考:现代书籍与古代书籍相比,有哪些优点?书籍形式的演变史 ——现代书籍 电子图书又称e-book,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使用,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体。类型有: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和软件读物等。 书籍形式的演变史 ——电子书书的几种基本装订方法骑马订无线胶背订线装锁线订活页订 按照以往的暑假生活内容,选择合适的纸张或其他材料,确定相应的开本形式,设计并制作装订出暑假生活记录册的样式。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