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诗情画意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中国山水画做,了解山水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基本特点。
2.初步理解对意境的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3.培养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能力,增强热爱大自然与生活的思想情感。
2学情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了解了中国画的种类以及花鸟画的特点初步了解了中国画的意境美。本节课旨在从认识中国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美入手,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个整体了解,从而加深对山水画作品形式语言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思想情感。
3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留白、笔墨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难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构图、技法和形式上的不同特点。
4教学过程
以自然山水风光导入,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走进自然,使你的心开气阔,识见广增。今天老师就先领略下下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以险峻称雄于世的华山,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清秀”之称,天下第一奇山黄山。 水流湍急的飞瀑 山奇水秀的桂林山水 雨雾朦胧的江南山水 水秀岩巧的楠溪江 色彩绚丽的山林 雪峰玉立的玉龙雪山)
让学生能够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或者一首诗来形容下自己的感受。
赏析中国画《江山如此多娇》,了解创作的背景与作品内在涵义。
《江山如此多娇》是著名山水画家傅抱石、关山月历时四个月,于1959年为北京新建的人民大会堂所绘的巨幅山水画。其高5.5米,宽9米的巨大幅面是中国画历史上空前的,毛泽东主席亲自为作品题句:“江山如此多娇。”整幅画面表现出新中国生机勃勃的景象,而这张山水画也是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诗意画”的杰出代表。画面上同时出现了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同时出现了东西南北、高山平原的不同地貌和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的不同自然景观。傅抱石后来较详细地作了描述:“近景是高山苍松,采用青绿山水重彩画法,长城大河和平原则用淡绿,然后慢慢虚过去。远处则云海茫茫,雪山蜿蜒。右上角的太阳,霞耀目,光辉一片,冲破了灰暗的天空,使人感到‘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创造一个壮美宏伟的画境,以抒发画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这幅作品,在画面上描绘的是云开雪霁、旭日东升时,莽莽神州大地“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美丽图景。如苍劲的青松,雄浑的山岩,莽莽平原,绵绵雪岭,长江、黄河的奔腾倾泻,珠穆朗玛峰的横空出世,而且赋予这些景物以某种象征意义。
品诗感画,借《沁园春。雪》了解作品所寄托的时代的精神。分析画面营造的磅礴气势、雄伟壮美的景象是否很好地体现词意。
了解中国山水画,“诗情画意”的艺术特点。
结合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的场景,表达了诗人遭受迫害被贬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分析南宋画家马远的作品《寒江独钓图》,体会画面空旷辽远、寒意萧索的气氛。结合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理解山水画“画中有诗,借景抒情”的特点。实际上也是表达他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礼赞.归纳: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中国山水画家所追求的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的境界。
分析山水画中的“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表现手法。
让学生比较两幅作品在艺术处理手法上有什么相同特点。除了表现山水以外有大部分的留白,这就是国画里的计白当黑。
比较中古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差异性。
思考:为什么中国山水画不称为“风景画”?与西方风景画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以霍贝玛《林间小路》和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为例进行说明。比较马远《寒江独钓图》和范宽《溪山行旅图》在章法布局、笔墨运用、空间处理上有何不同?感受南北山水不同的地质风貌与意境氛围。小结:中国山水画讲究人在画中游,运用散点透视,远看、近看均可;西方风景画采用固定一点的焦点透视。前者崇尚气韵生动,讲究笔墨情趣;后者遵循自然真实,追求光色变化。
6、了解中国山水画的不同种类,理解“笔墨当随时代”的内在涵义。
课件32张PPT。 诗情画意
请你欣赏:江山如此多娇(中国画)傅抱石 关山月 作品高?5.5米,宽9米 沁园春·雪(1936年)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寒江独钓图(中国画)宋代 马远 江雪
唐代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 (选句) 宋代 苏轼梅石溪凫图(中国画) 宋代 马远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山水画家
所追求的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的境界。水村图(中国画 局部) 元代 赵孟? 雪图(中国画) 宋代 马远 思考:这种“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手法
为中国画意境的渲染起了什么作用? 古人说:“山水之道,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八字尽之矣”。包含两层意思,一要有虚有实;二要“虚者实之”(虚的地方要是没有东西,也要隐含有实的意味)。 比一比:水墨山水与西方油画风景中的山水画法有什么不同?各自侧重表现山水怎样的美?林间小路(油画) 1689 霍贝玛(荷兰)焦点透视借笔线条表现了山之浑厚滋润、水之空灵悠远的意境。 富春山居图(中国画 局部) 元代 黄公望 全景式构图,“以大见小”。 构图多取局部,“以小见大”。 中国山水画不讲究焦点
透视,它提倡对表现对象进
行“面面观”。取景置物,不
固定在一点而是各取最佳角
度组成画面。这种方法总结
为“三远法”。高远法、深远法、平远法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中国画) 现代 李可染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林泉高致》 郭熙(宋) 中国人把描绘大自然的作品称为“山水
画”而非“风景画”,是有其独特含义的。
中国山水画从成熟之日起,就不再把
表现客观对象(光、形、色)作为自己的
最终目标,而逐渐趋向于对(认识客观世
界的)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的表达,体现了东
方艺术追求寄情山水,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柳荫摇渡图(中国画 水墨山水)现代 黄宾虹
匡庐读书图(中国画 青绿山水)1918 黄山寿
巫峡秋涛(中国画)1980 陆俨少春水归舟(中国画)现代 张大千 通过比较这两幅画,你能否感受到不同时代的气息?笔墨当随时代 多变的笔墨表现了中国山水画无限的空间与意境,笔墨技法是为意境而设计的,画家通过笔墨、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无限的精神空间,形成情景相融,画中有诗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