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走进计算机 课件+教案+素材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走进计算机 课件+教案+素材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6-12-05 18:16:46

文档简介

第1课 走进计算机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内部的硬件组成及基本功能;
2、了解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流程及各设备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与交流,了解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研究兴趣;
2、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迅速,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2学情分析
1、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3年的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word、ppt、图片处理软件等一系列软件的应用;
2、六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也浓厚。
3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与了解计算机主要硬件及其功能;
难点:了解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引入 
师: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初步认识了计算机,知道计算机由主机、键盘、显示器、鼠标等设备组成。但是我们却不清楚计算机到底是怎样工作的,计算机为什么有那么多本领,它的“身体”里到底有些什么呢?(CPU、内存条、硬盘、主板)
活动2【活动】计算机的内部组成
教师将计算机的内部设备分发给小组,小组相互讨论认识这些设备,并找到这些设备的作用。
小组汇报:
计算机的“大脑”(CPU)
动物有自己的大脑,计算机也有自己的“大脑”。。
这些其貌不扬的小东西就是计算机的“大脑”,通常人们把它们叫做“中央处理器(CPU)。那这些小东西有什么作用呢?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最重要的元件之一。别看个头不大,在指甲盖大小的范围内,却集成了成千上万个微型电子元件,它的体积虽然在计算机“身体”里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可是却几乎担负了计算机所有的计算和控制任务。正因为有了它,我们才能让计算机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展示CPU)
计算机的“记忆”库(硬盘、内存条)
师:为妥善保管各种信息,计算机必须借助各种存储设备。常用的存储设备有内存、硬盘等。
课件出示硬盘、内存、U盘、记忆棒、CF卡。一一分析各个存储设备的特点。(展示内存条、硬盘、U盘等存储设备)
计算机的“神经系统”
主板:它安装在机箱内,是微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在整个微机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展示主板)
活动3【讲授】计算机的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
师:计算机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需要借助各种输入、输出设备。我们一直在使用的输入、输出设备都有哪些呢?学生回答。师补充。
课件出示投影机、摄像头、扫描仪、打印机等设备。
活动4【练习】计算的工作原理
1、计算机其实和我们一样,大家好好思考并完成此表。
计算机部件及作用
人体器官及作用
中央处理器(CPU):信息处理
大脑:信息处理
存储设备:信息存储
大脑:信息记忆
主板:信息数据传输
神经系统:信息传递
输入设备:信息采集
感知器官(眼、鼻等):感知信息
输出设备:信息输出
表达器官(手、脚、嘴等)信息反馈
2、通过视频播放,让学生来明白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活动5【讲授】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计算机的内部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以及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课件17张PPT。第一课走进计算机教材分析1学情分析2教学目标分析3教法学法分析4教学过程分析5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年的信息技术的学习,已经学习了Windows、“画图”程序、Word、PowerPoint等软件的应用以及部分常用外部设备的使用,具有了一定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交流与表达信息的能力
了解计算机内部的硬件组成及基本功能;了解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流程及各设备的作用。通过学习,了解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原理。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研究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迅速,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分析认识与了解计算机主要硬件及其功能了解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回顾导入计算机的内部设备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小结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回顾导入电脑组成计算机的内部设备 教师将计算机的内部设备分发给每一个小组。布置任务一:小组讨论、查找出这些设备的名字及作用,并进行汇报。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 举例:键盘是输入设备,显示器是输出设备,学生回答如下哪些是输出设备?哪些是输入设备? 布置任务二:什么是输入设备?什么是输出设备?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其实,计算机就和我们人一样,通过思考讨论完成表格。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就如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计算机的内部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以及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板书设计第一课 走进计算机
一、回顾导入
二、计算机内部
三、计算机器官
四、小结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