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计算机的发展史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计算机的发展史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摄影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6-12-05 18:5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计算机的发展史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交流探讨、小组汇报,了解计算机发展简史及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2.通过对“未来计算机”畅想的交流与设计,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与意识。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教学难点:畅想、设计未来的计算机。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
计算机教
室为六边形桌子,课前将学生进行分组,AB桌为第一大组,CD桌为第二大组,EF桌为第三大组,GH桌为第四大组,组间两人或三人为一小组。
昨天下午几个六年级的同学在操场上打篮球,旁边观看的一个二年级的同学说“我也好想打篮球,要是学校有可升降的篮球架就好了!”你们觉得这个想法好吗
我觉得他的这个想法不错。
你知道二战期间美国军方为了解决计算大量军用数据的难题,科学家莫奇来和爱克特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研制一台计算机!
计算机对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也许在你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它了。那它到底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是怎么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的,它将来的发展方向又会是什么样呢 我们这节课就来了解一下计算机的历史以及发展趋势。
活动2【活动】讲授新课
(一)计算机的发展
任务一:请同学们上网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查找资料,并组织语言,准备简要描述。
学生2人以小组,选取计算机发展的其中一个阶段深入了解。
预设:学生分组汇报,教师板书。
电子计算机从诞生到现在大致上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开始于1946年,结构上以中央处理机为中心,使用机器语言,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第一台计算机的介绍)
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开始于1958年,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使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应用领域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等方面。
第三代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64年,这一代计算机仍然以存储器为中心,机种多样化、系列化,外部设备不断增加、功能不断扩大,软件的功能进一步完善,除了用于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外,已经可以处理图像、文字等资料。
第四代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71年,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众多方面。因为有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可以集成在一块或几块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型计算机。(第一台个人计算机的介绍)
从第一台个人计算机诞生至今已过了30多年,虽然现在的计算机无论性能还是工艺,都比当初的IBM
PC要先进得多,但从基本构成来看,与现在的计算机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差别。都是冯诺依曼结构,都有中央处理器、存储设备、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板书)(预设一:教师直接讲解;预设二:由教师提问,学生张贴后集体判断.)
(二)计算机与互联网(视课堂时间而定,可略讲)
预设:
在70年代左右,人类发明创造的舞台上,降临了一个不同凡响的新事物——互联网。
播放“你知道吗 ”
提问:看过之后你有什么体会
正是因为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学习方式正在慢慢发生改变。
(三)未来的计算机
现在回过头去看30年前的电脑,你会感叹科技进步的魔力能将一个原本又丑又笨重的大块头,变成只有A4纸大小,可以随意放入公文包甚至衬衫口袋的小玩意儿!未来的计算机会是怎样的呢
出示计算机图片“像翻书一样用计算机”、“可卷起来带着跑的计算机”、“深藏不露的梦幻型计算机”(从外观的发展角度看),生物计算机、光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从CPU技术的发展角度看)。(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计算机并不是“千机一律”的,便于下面引导学生从计算机外形、功能、组成元件等方面展开联想。)
未来计算机的性能和工艺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会怎么样,但我们有想法,可以预先勾勒出未来计算机的轮廓,说不定你的想法真的变成现实了呢,那将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
本堂课任务二:
请学生两人一小组讨论,然后一个用WORD写出未来计算机的特点,另一个用“画图”软件设计未来的计算机,标注其主要特点。完成后共同讲解。
提醒设计依据:什么变化 ——性能、工艺
什么基本没变 ——基本构成
学生设计。
保存作品。
选取4件(每组推选1件)作品,学生描述(没画完的用语言描述)。
组内自评
8位评选代表投票
老师评价
预设评价:好想法、聪明的大脑、科学家也是这么想的、……
评选“最佳设计师”。
活动3【活动】课堂小结
就像人们制造出第一台计算机时根本无法想象今天的计算机以及它对社会的影响一样,无论谁都无法准确预测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未来。但毫无疑问,计算机会给我们未来的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
都说计算机改变生活,互联网改变生活,我想说是人类的想法改变了生活,希望同学们将好的想法付诸行动,才有机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