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发展过程及病毒的危害。
2.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本防治方法。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防治电脑病毒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水平。
2学情分析
1.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形式,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
2.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防治方法。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形式,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2.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防治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机病毒的基本防治方法。
4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1987年,主人公是一对巴基斯坦兄弟,他们在当地开了家电脑公司,专门销售个人电脑及自己开发的各种软件,但因为当时盗版软件的情况非常猖獗,以至于他们受到很大的损失,为此,他们编写了一个小程序,取名为“大脑”,过了一段时间后,很多盗用他们软件的使用者发现,他们电脑中硬盘的剩余空间全不见了,后来发现原来是这个“大脑”程序在从中作梗,你知道这个“大脑”程序叫什么吗?”
生:计算机病毒,(引出课题)是的,这就是计算机发展以来第一例真正的计算机病毒。
(设计意图:以故事的方式引入,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故事的方式的讲解,使得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理解更加得容易。)
二、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发展史的了解
通过这个故事,你能说出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吗?(让学生通过刚才的介绍总结出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得出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数据的程序。
到今天,20多年过去了,计算机病毒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它们又呈现了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老师给大家收集的相关资料。(学生学习阅读资料)
通过学习总结得出计算机病毒发展呈现的特点:(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病毒种类
越来越多
传播途径
更多样化
破坏性
越来越强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机病毒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变化,让学生从时间跨度上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发展的趋势,初步感知计算机病毒的强大破坏性。)
三、计算机病毒发作演示及学生谈自身感受
刚才,我们只是从文字资料中感受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下面老师就演示几个病毒发作时的例子。
(设计意图:播放计算机病毒演示,解说对应的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让学生能够直观的感知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刚才,我们看了部分计算机病毒发作时的症状表现。在你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是否遭遇过计算机病毒的感染呢?
(设计意图:学生回答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自己的遭遇,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计算机病毒离我们并不远,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产生危机感)
四、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面对身边的这些危害这么大、种类如此繁多的计算机病毒,我们应该采取一些什么措施来预防,避免我们的电脑遭到病毒的感染呢?生:安装杀毒软件
出示电脑与外界接触分析示意图,也就是病毒可能的传播途径。
从而得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并让学生完成练习。(预防措施练习题)
对学生完成情况的了解,出示学生存在的错误并让其他学生予以纠正,得出统一的正确答案。
(设计意图:将如今计算机病毒最为常见的传播途径的预防措施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对计算机病毒可能的传播途径提出全面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较难,为此,练习的方式是提供答案选择,让学生填选完成,即做到了考查的目的,又起到了教学效果。)
五、介绍常用杀毒软件、学生使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
刚才,我们说了要先查杀,确认安全后再使用,那用什么来查杀呢?(引出杀毒软件)
出示杀毒软件课件,就目前常用的杀毒软件及其界面做个简单介绍。(然后针对电脑房安装的杀毒软件作重点介绍。及其使用的方法。
1、通过杀毒软件的界面,来选择查杀的目标。(不同的杀毒软件的界面有所不同)
2、在查杀的目标上通过右键的快捷菜单,来选择查杀病毒。
让学生自己选择任意一种方法对【本地磁盘D:】体验查杀计算机病毒的过程。
(设计意图:上课前已在部分学生机中植入计算机病毒,让学生能体会到杀毒软件的功效,同时,也能让学生感知计算机病毒具有潜藏的特性,以增强学生查杀病毒的意识。)
教师总结,对于没有查到计算机病毒的同学,我们应该感到庆幸,说明你们的电脑保护的比较好,对于查到病毒的同学来说,也是件好事,可以通过此次查杀去除计算机中病毒,清除了隐患。
六、检验学生的防毒意识及U盘防毒
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观察到这位同学非常认真,为了表示鼓励,老师让位同学作回小老师,请他给大家演示,老师优盘中的一个有关计算机病毒介绍的flash动画。
任务一、学生开始打开优盘。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在使用U盘的时候是很少有先查杀再使用的意识。在学生操作到这环节时,打断操作并提出问题:这位同学的操作过程中是否有不妥的地方?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纠错。——应该先查杀再使用。让学生重新操作。
(设计意图:其一、检验学生查杀病毒的意识,其二、进一步检验杀毒软件的使用方法)
任务二、将桌面上的“预防措施”练习拷贝到u盘里。(设置障碍,先将u盘写保护)无法将文件拷贝到u盘中。讲解u盘中的写保护的作用。
(设计意图:对u盘的使用很多学生会忽略“写保护”的使用,其实u盘的写保护对于通过u盘传播的病毒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可以增强学生使用u盘防毒的手段。)
五、做一个文明的网络公民
出示《熊猫烧香的第一版作者道歉信》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制毒、传毒之心不可有,防毒之心不可无。”
(设计意图:一方面是通过生活中真实的案例,轰动全国的熊猫烧香的第一版作者的道歉信,加强德育教育,提高法律意识,更具有说服力。发出倡议: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文明的网络公民。同时,警醒学生提高防毒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