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初识Scratch 课件+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初识Scratch 课件+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摄影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6-12-06 11:29:41

文档简介

第6课 初识Scratch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Scratch界面的主要组成部分,了解指令与脚本;掌握舞台背景的设置和角色的添加;掌握“移动”、“面向”、“等待”指令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主题任务的体验,了解用Scratch编程的一般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体验scracth搭建脚本带来的应用乐趣,养成乐于思考的态度;
2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的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生活学习经验,更有文档编辑、设计文稿、编程等基础,学生具备了很强的软件操作能力。而这都为学习新软件scratch奠定了很好的学习基础。
3重点难点
1. 重点:体验Scatch作品设计的过程;掌握三个指令的使用; 2. 难点:如何用Scratch表达想法;理解“等待”指令的使用意义;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激趣引入(观看短片) 教师引领:播放Scratch的介绍动画短片,让学生从视频中了解Scratch各方面信息。 学生:观看视频,互动交流对Scratch的认识。 (设计理念:通过一段生动的动画短片引出新朋友——Scratch软件,让学生在了解Scratch软件的同时,感受其精彩魅力,勾起学习的欲望。)
活动2【讲授】二、界面认识(走近Scratch) 教师引领:Scratch界面有哪些重要的界面组成部分?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与观察界面,初步形成对软件的界面认识。 学生:交流概括Scratch的界面重要组成:角色列表区、舞台区、指令区和脚本区。 教师引领:对学生的界面介绍补充说明。启发与生活中的舞台剧联系起来:从“角色、舞台、指令、脚本”几个词语,联系生活实际,你会想到什么? 教师演示:示范小猫在舞台上走路的动画,确定“谁“——角色,选择“在哪儿”——舞台背景,并设计“做什么?”——走路的动作即移动的指令。 学生实践:设计小猫在舞台上走路的动画。【想一想】怎么改变小猫走路的速度? 教师小结:慢慢分析任务,分清角色、舞台背景、动作效果3个要素,是完成作品的重要前提。
活动3【活动】三、主题任务(亲近Scratch) 教师引领:情境设置——沐阳光,欢舞蹈,轻取甜蜜花间绕。 “谁”角色 “在哪儿”舞台背景 “做什么”动作 小蜜蜂 花丛中 花间绕(按轨迹移动) 完成这个动画的设计,要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 学生实践:【任务一】确定作品情境,添加角色与设置舞台背景。 教师引领:巡视学生操作情况,选择两个典型作品,指出易将舞台背景设置成角色的问题。(意图:尽管视觉上背景作为角色与设置成背景无异,但仍然要学生分清背景与角色概念,这为今后设计更繁琐更复杂的作品养成良好习惯。) 教师引领:小蜜蜂采蜜的情境一下子在眼前呈现,那如何帮助小蜜蜂按轨迹完成采蜜任务呢? 【分析任务】小蜜蜂在正方形的轨迹上移动。 【寻找方法】教师出示简单的流程图帮助学生理解,学生感悟走正方形的分解动作,得出“先面向…”再“移动”的指令。 【Scratch实现】 学生实践:【任务二】用Scratch的指令设计完成蜜蜂按轨迹移动的动画。 【想一想】①为什么小蜜蜂移动的效果不明显? 引出“等待”指令的使用。 ②改变小蜜蜂的面向角度,实现不同采蜜轨迹。 (设计理念:学生体验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分析任务的描述,提炼重要的关键词,再寻找一种可行的方法来分解任务,可以是简单直观的肢体语言、也可以借用流程图,最后根据对任务的分析与认识,用Scratch指令搭建脚本。) 教师引领:继续情境打造,小蜜蜂的好朋友——七星虫来了。 角色是谁? 你觉得他会做些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板书。(可以是:说话、唱歌、移动、音乐……) 教师点评相关畅想,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探究。 学生实践:【拓展任务】添加七星虫,畅想作品并尝试实践,并保存提交。 教师点评相关成果并鼓励:你想实现什么效果? 你是怎么分析才实现的?…… (设计理念:教师放开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对角色对作品提出各种设想,这是学生主体思想和行为意向的直接体现。教师对各种即时生成的想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在本节课就能实现的设想进行实践,让学生充分享受畅想后的成就感;至于未完成的畅想也能留给学生更多美好的憧憬。)
活动4【活动】四、作品延伸与小结(憧憬Scratch) 教师引领:从认识Scratch的4个界面重要组成,我们知道了用“谁”“在哪儿”“做什么”来提炼任务的关键词。而设计具体效果时,用“分析任务、寻找方法、指令实现”的方法,一步一步逐渐解决问题。这就是用Scratch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作品欣赏:小游戏——小蜜蜂走迷宫 期待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养成这一习惯,设计创作出更多精彩的作品,发布到网上与伙伴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