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9张PPT。美丽的海洋海洋忧思录
陈宗明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判定几种说明方法,理解说明方法的效果。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
3 、了解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读准字音孕育( ) 攫取( )?????
殆尽( ) 濒临( )???
蕴藏( ) 庇护( )??
消耗( ) 鲩鱼( )
浑浑噩噩( ) 海蚀( )yùn????? dài yùn hào hún è jué bīn bì?? huàn??? shí 本文的题目叫做《海洋忧思录》,猜想作者会将写作重点放在哪几个字上?(忧、思)这里的“海洋”二字起到什么作用?(限定作用,特指“海洋”里的“忧、思”。)?读课文,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忧”的是什么?“思”的是什么??“忧”的是海洋生环境的日益变化。
“思”的是人类应如何保护、拯救海洋。今天的海洋——破碎的珊瑚礁自杀的鲸绝望的鱼虾人类的盘中餐文章五个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这五个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海洋忧思录{一、<1>总述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人类不顾后果地攫取并污染海洋。二、<2--4>列举事实{1.破坏珊瑚礁,影响大环境。2.过度捕捞,鱼虾濒临灭绝。3.鲸鱼自杀谜底——汀脂锡污染。三、<5>列举数据说明海洋污染严重,呼唤保护海洋。总总分一、说明文的定义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以介绍事物,解说事理的文体。
二、说明文的分类:
1)按照说明对象可分文为:
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 按照语言特点可分为:
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 知识链接:说明文知识要点
三、说明文顺序
1,时间顺序(事物的演变,发展变化等)
2,空间顺序(介绍景物,建筑等)
3,逻辑顺序(推理的过程) 四、说明的方法。
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 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 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引资料等10种 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列数字
举例子
作比较
打比方
引资料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在说明文中的作用精确数据和估计数据都能使说明对象更准确,使语言更具说服力。例①地球上被称为生物圈的空间约97%由海洋构成。
——说明海洋是生物圈最主要的空间。?
例②作为地球上生命之源的水,97%也蕴藏在蔚蓝色的大海里。
一说明海洋蕴藏的水之多。?
例③地球上80%的生物生活栖息于海洋。
——说明海洋是绝大多数生物的栖息场所。
以上三个数据例子共同强化说明了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例④人类……向里面倾倒了几十亿吨有毒物质。
例⑤约有lO%的珊瑚礁已被破坏殆尽,而照目前的破坏速度,20—40年后将会上升到70%。
?
例⑥世界最大的15个海洋渔场中,13个在掠夺性捕捞的重压下已日渐退化。
??——说明有毒物质之多。——“20—40年”说明时间之短。?——“10%到70%”说明上升速度之快。——“15”与“13”两个数字的对比,说明 海洋渔场退化的范围之广。 以上三组数据充分说明海洋环境遭到了严重的污染。2、如何赏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a.找出每部分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的词语,想想它们能否去掉,为什么?
b.答题格式:
能否去掉,此词语的意思是什么?去掉后意思与原意有什么不相符?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①约有lO%的珊瑚礁已被破坏殆尽:?——“殆尽”指的是几乎被破坏完了。
“尽”指的是已经都被破坏。
用“殆尽”而不用“尽”,准确地说明了10%中还有少量珊瑚礁没有被破坏,符合客观事实。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例②20—40年后将会上升到70%。?“将会”指的是即将发生,却还没有发生。
去掉“将会”指已经上升到70%。
未来的事情还没有发生,因此只能用猜测的语气,如果删掉“将会”反而不科学了。
“将会”这个副词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文章第五部分引用了一句成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成语在本文中具体含义又是什么呢??“水能载舟”是说海洋孕育了生命,孕育了地球文明,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多种要求;
“亦能覆舟”指由于人类过度开采海洋资源,污染海洋环境,势必会遭到海洋的报复。返回课文告诉我们应该做?海洋保护的任务首先要制止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
其次要保护好海洋生物栖息地或生境,特别是它们洄游、产卵、觅食、躲避敌害的海岸、滩涂、河口、珊瑚礁
要防止重金属、农药、石油、有机物和易产生富营养化的营养物质等污染海洋
保持海洋生物资源的再生能力和海水的自然净化能力,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证人类对海洋的持续开发和利用。在生活中我们似乎远离海洋,那么我们该如何为保护海洋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呢??不吃受国家海洋保护的鱼类
了解海洋污染现状和海洋灾害
将生活垃圾分类,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提高环保意识,保护好周围的环境,以减轻海洋污染强度
积极举报破坏海洋环境和生态的行为
为保护海洋写一个标语吧一、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地球上80%的生物栖息于海洋,海产品目前为人类提供22%的实用蛋白质。( )
2、他们拖着至少1千米长,足以罩得下纽约曼哈顿的渔网,每次可捞起400吨鱼。( ______、______)
3、最好的办法也许是实行“休渔”,两次世界大战曾使大西洋的渔业中止了数年,结果大量商业鱼类得到了极大的恢复。( )
二、下列句子加横线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1)最好的办法也许是实行“休渔”( )
(2)大规模用托网船进行捕捞是造成鱼类资源紧张的最主要原因。( )反馈测评:总结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我们已经对它进行了太多太多的破坏,使得海洋伤痕累累。我们要保护海洋,保护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