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石山中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学习自我小测-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石山中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学习自我小测-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06 11:2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自我小测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艰难(jiān)     逼狭(xiá)
崎岖(qí)
浊流(zhuó)
B.境界(jìng)
险峻(jùn)
魄势(bó)
丛山(cóng)
C.叠岭(dié)
断崖(ái)
浩荡(dàng)
壮绝(jué)
D.旅途(lǔ)
险阻(zǔ)
雄健(jiàn)
沙漠(mò)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____________,在这悲壮的歌声中,走过这____________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____________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A.献出 歌曲 艰难 建设
B.拿出 歌曲 崎岖 建设
C.拿出 曲调 崎岖 建造
D.献出 曲调 艰难 建造
3.按照提示用原文填空。
本文中多处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比如:把____________比喻成长江大河,把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比作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__比喻成崎岖险阻的道路,告诉我们应该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对革命保持必胜的信念。全文流露出了革命的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4.“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互换位置,并不改变题意,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理由。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B.本文是用散文形式写的一篇民族精神颂歌。
C.文章通篇使用比喻,说理与抒情相结合,气魄豪壮,意味隽永。
D.本文写于“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目的是号召国民抓住民族逢新的转机,去开创历史的新纪元。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6~8题。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
6.“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中的“不全是平坦的”能否改成“全不是平坦的”?
7.“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中的“亦”照应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这句话中的“现在”是指什么时候?“崎岖险阻的道路”具体指什么情况?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9~12题。
小人物身上的“正能量”
姚文辉
①“最美司机”生命中最后1分16秒钟的视频在网上热传,一位网民评论:只有当敬业成了习惯,深入骨髓时,才有可能在生命的最后瞬间爆发出超乎想象的能量。
②2012年以来“正能量”这个词很流行,民间热捧,官方也在倡导。“最美司机”吴斌身上爆发出的这种“超乎想象的能量”,就是一种发挥到极致的“正能量”。
③稍加留意不难发现,近一两年以“正能量”感动国人的多是些小人物,除“最美司机”吴斌之外,还有拒收盲人车费的天津的哥马志刚、带着母亲去上班的浙江教师陈斌强【A】……这些感人的事例告诉我们,释放“正能量”没有门槛,与职业、身份、地位、财富无关。
④吴斌的故事还告诉我们,能够释放出“正能量”的人并不一定都是完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吴斌表现得很勇敢,但吴斌的姐姐事后回忆说,她一直认为弟弟是个弱小的人,很多事情都要她这个姐姐来操办,她没想到关键时刻弟弟表现得像个“真正的男人”。
⑤就人性而言,没有人天生就勇敢,在任何时候、碰到任何事情都能挺身而出,大多数人都是既懦弱又勇敢,有时懦弱,有时勇敢。换言之,每个人身上既有“负能量”,又有“正能量”。如果人人都输送“正能量”,这个社会就会变得美好,反之则会显得灰暗。吴斌从姐姐眼中“弱小的人”变成“真正的男人”,这让我们对人性有了更多的期待,说明人性中向善的一面是可以被激发的。吴斌的故事中,激发“正能量”的东西叫“敬业”——在危急时刻,吴斌的想法很简单:我是一名司机,在任何情况下我都必须尽最大努力保护乘客的安全,这是我的职责。
⑥今天的社会之所以大力提倡“正能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社会转型期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潜规则盛行、道德滑坡、诚信缺失、贪腐严重等,并且这种“负能量”传播速度很快,以至于许多人面对现实有一种无力感,将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归咎于大环境,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愿意在人性方面有所提升。殊不知人人都是“大环境”中的一部分,如果“大环境”总体为“负”,其中很可能也有你的一份“功劳”。
⑦很多人也许会想,世道如此“险恶”,我的“正能量”对改变社会、改变自身境遇能起多大作用?事实证明,小人物“正能量”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一点儿都不比“大人物”小。天津的哥马志刚拒收盲人车费,并表示“我并不伟大,我挣钱比你容易”,这一幕被下一位乘客看见了,该乘客下车时坚持多付费给他:“我也并不伟大,我挣钱比您也容易点儿,就希望您继续做好事吧!”——的哥的“正能量”实现了无缝对接;浙江教师陈斌强言传身教,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孝顺的种子——这些种子必将长成参天大树……
⑧当然,强调激发人性中的“正能量”,并不是要对社会问题视而不见,选择性忽略阴暗面。提倡“正能量”不能代替制度性反思——人性当然有其求善和向上的一面,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同时人性也有往下坠落的极大可能。这就提醒我们,在道德建设上,我们要通过褒扬道德模范激发人性中的“正能量”,但在制度构建上,永远要立足于防范人性中的“负能量”,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一个好的制度所能产生的正面效应,要远远超过依靠个人道德自觉所激发的“正能量”。
(摘自《春城晚报》,有改动)
9.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10.请仿照第③段画线句给【A】处补写一个事例。
【A】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⑦⑧两段能否调换,为什么?
12.我们都是小人物,也在时刻传递着“正能量”,请说说你在生活中的做法。
13.古城襄阳,如今已有18.2万志愿者,在贫困人员家中,在孤寡老人床前,在失学儿童身后,在公益活动现场,他们用有力的臂膀撑起弱势群体的天空,用温暖的双手焐热无数冰封的心灵,他们崇尚奉献的志愿精神深深地感动着你我。于是,你想和同学们一起加入志愿者队伍,你对大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14陕西中考)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有人问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这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出来的。②所谓的民族价值观一定不能有“钱”,一个只为钱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民族必须有精神。③就像一个人一样,使一个人富裕起来是容易的,给一个人一百万就富裕起来了。④________________,使一个人有文化、有气质是很难的。
(1)第①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句的横线处需补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请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B项,“魄”读音应为“pò”;C项,“崖”读音应为“yá”;D项,“旅”读音应为“lǚ”。
2.C
3.民族生命的进程 旅行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
4.不同意。是艰难的国运造就了一大批真正的猛士,真正的革命者。倘若把“雄健的国民”放到前面,因果关系就颠倒了。
5.D 解析:D项,本文写于“五四运动”之后。当时,部分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重新陷入迷惘之中。作者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预见中华民族正逢新的转机,号召国民去开创历史新纪元。
6.解析:解答此类题,可以采用换位法,改后和原句比较,体会其不同。
参考答案:不能。“不全是平坦的”是说有些地方坎坷不平,而“全不是平坦的”是说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是平坦的。
7.解析:从上文中搜集信息即可。
答案: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8.解析: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来理解。
参考答案:“现在”指的是“五四运动”高潮过后,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对中国人民的压迫,中华民族千疮百孔、举步维艰之时。“崎岖险阻的道路”具体指的是中华民族所遇的艰难国运。
9.小人物也能传递“正能量”。(或者“释放‘正能量’没有门槛,与职业、身份、地位、财富无关”)
10.示例:危急时刻单手托举女童10多分钟的广州“托举哥”周冲
11.不能调换,因为文章的论述是逐层深入、环环相扣的;第⑦段侧重从“道德激发”方面论述的,第⑧段是从“制度构建”方面论述的,这样文章论述更全面、更周密、更严谨。
12.示例:给陌生人让座;给同学讲解习题;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主动捡拾垃圾等。
13.示例: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加入志愿者队伍,献出爱心,为城市增添温暖好吗?(要求:有称呼,语言得体,理由充分,意思相近即可)
14.(1)有人问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我觉得……(或:有人问,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我觉得……)
(2)所谓的民族价值观一定不能有“钱”这个字,一个只为钱的民族……
(3)但是(或: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