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泰前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 老王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泰前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 老王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06 11:3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老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解课文内容,感悟爱的博大,体察善的魅力,陶冶美的情操。
2、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以善良回报善良。
3、体味作者平实朴素的文字背后的善良与博大及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全面把握课文,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教学难点:
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字经》的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可见,善良是为人之本。
与人为善,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就要以善良体察善良,去关注一个普通的善良人——老王。(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杨绛,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她的丈夫就是<<围城>>的作者钱钟书。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堂·吉诃德》。
三、检查预习
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愧怍(kuì
zuò)滞笨(zhì)
取缔(dì)翳(yì)
骷髅(kū
lóu)
攥着(zuàn)
塌败(tā)
伛(yǔ)
四、写作背景
文章作于1984年,回忆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下放到干校劳动,但是任何歪风邪气没有对老王产生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照顾作者夫妇,因此,作者与老王的交往就深深地刻在了脑海之中。
五、走进文本,分析探究。
(一)说老王
1、(老王画像)
请同学们看屏幕,这幅画的主人公就是老王。从画像上看,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①从他满脸的皱纹看,他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
②从他破旧的衣着看,他是一个贫穷的老人。
③从他的表情看,他是一个善良的老人。
④从弯腰曲背的样子看,他是一个病人。
……
2、老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下面,我们一起听课文朗读,进一步了解这个人物。
(朗读录音)
3、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分别用文中的两个关键词概括。
不幸;善良
③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哪些方面?
④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里?
品位探究
4、文章中写了老王很多事,但有详有略,其中最感动你的是哪件事?
老王送鸡蛋、香油。
5、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片断。(齐读第8段;分角色朗读9至14段;齐读第15段)然后,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最让我感动的句子是
,因为

6、小组合作交流,代表发言: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动作描写。“直僵僵”表现老王最后一次登门时的身体虚弱,四肢不能灵活活动的样子。
“镶嵌”突出老王像是门框上嵌入的一个器物一般瘦弱无力,身体僵直的形态,表明他病已经很严重了,完全失去了力量和活气,行动已经不方便了。
②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肖像描写。翳(yì):眼角膜上所生障蔽视线的白斑。形象而贴切地写出老王的眼病已经很严重了,可他还要登门给“我”送物品,令人感动。
③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肖像描写。骷髅,没有皮肉毛发的尸体。老王当时瘦得就像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运用比喻手法形象而贴切地写出了老王因病痛的折磨而变得外表干瘦、恐怖的特点。老王自己是穷人是病人,而且长期营养不良,病已经很严重,可有香油和鸡蛋自己不吃,却送给作者一家人吃,可以看出老王对作者一家人的关心爱护,想着报恩,真的令人感动。
④他“唔”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动作描写。“直”字用得好,表现老王的行动之苦,然而,行动如此艰难的老王,还要登“我”的门给“我”送物品,表现了老王的人性光芒。
⑤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语言描写。“我不吃。”“我不是要钱。”老王发自内心的语言。两句简短的语言描写,以自己仅有的一点东西送给值得信赖的朋友,表现老王对好心人的真情和敬重。说明老王对我这个好人一直是知恩图报。“赶忙止住”是出于老王真心,可以看出老王是一个极为老实、坦诚的人。
⑥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动作描写:“攥”字写出老王拿钱时紧张的心情。滞笨,呆滞笨拙。滞笨地。描绘出了老王离开时的情形。可以看出当时老王的病已经很严重,叫人为他的身体、生活担忧,也为第二天老王去世埋下伏笔。
⑦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
动作描写。强调老王临终前的形象,表明他行动已经不方便了,病已经很严重了。强调老王临终前的形象,表现他生活上的苦境,表现他人性上的善良。
教师总结: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人时,要从动作、神态、语言等多个方面入手,把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事件详写,这样就能做到人物鲜明,重点突出。
(二)说作者
1、老王是不幸的人,又是善良的人。那么,面对老王的遭遇,作者一家如何表现的呢?
同情、关心、爱护、帮助老王。
2、具体体现在那些方面
A、
照顾老王生意,坐他车;
B、女儿送鱼肝油,治好老王夜盲症;
C、关心老王的生活;
D、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E、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3、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怎样的人?
善良的人。
3、可是,当善良的老王去时,作者有什么感受?
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4、作者如此竭尽全力帮助老王,为什么还会如此愧疚呢?
(小组讨论)
明确:愧怍:惭愧,心里不安。老王是这样一个临近死亡的苦人儿,直着脚,给作者动香油鸡蛋,对于一个生活艰苦的贫困者来说,这是弥足珍贵的。然而当时的“我”却豪无感觉,没有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没有及时向他表达谢意,没有领受他情意,为老王做得太少,心中的悲伤难以抹去,几年下来,才深悟到自己的麻木,对社会底层的劳动者采取了居高临下的态度,没有与他平等相待,为自己做的还不够感到愧怍。
5、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本文写老王与我的交往,描写了老王的勤劳、善良,表达了作者人要平等,要互相关心、爱护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说自己
1、老王是社会众多平凡人物的一个代表,正是这样的一个平凡的穷苦人,却有一颗金子般善良的心。现在,像老王一样善良的人还很多很多。请同学们看屏幕。(弱势群体组图)
2、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我们该如何对待他们呢
说说你的看法。
3、每位同学都表示要多帮助弱势群体,请仿照下面例句说出你的心愿。
例句:“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不幸的人送去温暖

假如我是一朵花,
就为不幸的人送去

假如我是一颗星,
就为不幸的人送去

假如我是一片云,
就为不幸的人送去

假如我是一棵树,就为不幸的人送去

假如我是一泓清泉,就为不幸的人送去

六、教师小结并布置作业
学习了本文,相信杨绛笔下的“老王”形象,肯定给了我们极大的心灵的震撼。让我们学会像作者那样,用善良去体察善良,多多关注我们周围的不幸者、弱小者,用自己的善良与爱心去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够和我们一样,同享头顶上美丽的蓝天白云,共同沐浴人间温暖的阳光。
作业:写一篇读《老王》的读书笔记,试着从主题思想和艺术构思等方面入手品析文章,字数不少于400字,要有具体的例子体现。
板书设计:
老王
贫苦
善良
淳朴
真诚
相互关心的事
愧怍
杨绛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