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认识机器人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机器人”名称的由来。
2. 了解机器人的发展与分类。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讨论、辩论,体会认识新事物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交流讨论,破除机器人的神秘感,产生关注机器人的兴趣。
2学情分析
对于机器人,六年级的学生非常感兴趣,他们在电影、电视节目中或多或少接触过,有的学生家里还买了扫地的机器人。认识机器人这一课,对他们来说,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他们对机器人的具体概念是模糊的,对机器人的诞生、发展、分类没有一个具体的认识,甚至很多学生头脑中就认为机器人必须是和人长得一样的。因此本课重点是让学生比较系统的了解机器人的由来,机器人的发展,甚至让学生畅想机器人的未来。
另外,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小学阶段的所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本单元已经是小学信息技术的最后一个单元,因此,学生的信息技术已经有了很强的基础,对于绘图软件的应用、网络资料的搜索、文档(Word或PowerPoint)的编辑已经非常熟练,所以本课的最后安排了一个选择性的课堂作业,让他们通过搜索编辑一个介绍机器人的文档,或绘制一个未来的机器人,学生在技术上已经没有难度,重点落在如何发挥学生的创意上。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机器人的由来及种类。
教学难点:概括常见机器人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谈话引入,了解机器人的由来
教学环节1:谈话引入,了解机器人的由来
1.通过《机器人总动员》片断视频,引出今天讨论的话题——机器人。
学生媒体活动: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视频引入,激发兴趣。
2.在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使用IPAD中的TeacherKit软件进行课堂点名。
设计意图:TeacherKit用于记录课堂表现,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
3.话题:人类为什么会想到要制造机器人的呢?
学生媒体活动:回答老师问题
设计意图:机器人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人类创造工具后,对工具不断改进的结果。
4.出示一张图片,猜猜图片上的设备是什么?同时问问,你为什么会这么猜? ----得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是1959年美国发明的,名字叫Unimate(尤尼梅特)。
学生媒体活动:学生猜想,并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分析。
5.谁最早提出“机器人”这个名字呢? 看视频 回答老师问题 猜想,并说出理由。 通过看书了解 视频引入,激发兴趣。 TeacherKit用于记录课堂表现,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 机器人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人类创造工具后,对工具不断改进的结果。 猜想并分析 了解机器人的历史,知道为什么英语中机器人叫”Robot”的原因。
学生媒体活动:阅读书本了解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了解机器人的历史,知道为什么英语中机器人叫”Robot”的原因。
活动2【活动】交流讨论,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特点
1.你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过机器人吗?
----你看到的机器人是怎么样的?----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媒体活动:回忆生活中见到过的机器人。
设计意图:了解机器人的多样性。
2.出示各种各样的机器人,讨论它们的功能、外形设计。
学生媒体活动:猜想这些机器人的样子、结构等。
设计意图:了解不同的应用,机器人有多种样子。
3.说说机器人可以怎样分类。
学生媒体活动:说说分类及分类的依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按依据进行分类。
4.看了那么多机器人,它们有没有共同的特征?----交流过程中,教师用TeacherKit软件记录学生表现情况。
学生媒体活动:概括特征
设计意图:了解机器人的一般组成。
活动3【活动】辩论交流,机器人会不会超越并控制人类
1.提问:机器人的发展越来越先进,那么有没有可能超越人类?甚至控制人类。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思维。
2.将学生分成两方,进行辩论。
设计意图:通过辩论,更加明确机器人的。
3.机器人设计的三原则。
活动4【作业】作业设计,未来的机器人
1.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有人预计,到2028年,人类的一半工作将被机器人取代。
2.未来的机器人会是怎样的呢?
作业(二选一)
(1)使用画图软件或Word软件描绘出想像的未来机器人。
(2)收集机器人的资料,用PPT制作一份介绍机器人的演示文稿。
----作业过程中,教师用TeacherKit软件记录学生表现情况。
学生媒体活动:完成作业,并上交到MOODLE平台。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3.作业交流。
4.课堂小结。
课件20张PPT。认识 机器人一、机器人的由来人工操作、机器操作、机器人 1959 美国 尤尼梅特你在哪些地方看(听)到过机器人?多种多样的机器人北京现代汽车制造车间内的焊接机器人SONY公司的娱乐机器人QRIO(仿人型机器人 )美国NASA的火星探险机器人“勇气”号我国的家庭保洁机器人 日本HONDA公司的机器人ASIMO (仿人型机器人 )我国的警用反恐防暴机器人美军的军用机器人我国的军用微型水下机器人学生用于比赛的教学机器人二、机器人的分类: 关于机器人如何分类,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按负载重量分,也可以按控制方式分,有的按自由度分,有的按结构分,有的按应用领域分。一般的分类方式见下表:
我国机器人的分类: 我国的机器人专家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分为两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
所谓工业机器人就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机器人,包括:
服务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
娱乐机器人
军用机器人
农业机器人三、机器人的特征这么多形形色色的机器人,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具备一定的机械结构和外形;
能够完成一定的动作;
他们都有大脑。辩论:
机器人会不会超越人类并且控制人类?科幻作家阿西莫夫于1940年提出了“机器人三原则”1.机器人不应伤害人类;
2.机器人应遵守人类的命令,与第一条违背的命令除外;
3.机器人应能保护自己,与第一条相抵触者除外。请你再说说,什么是机器人? 我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而且其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自主能力的自动化机器。 一般说来,国际上,对机器人的认识是: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 四、未来的机器人1.使用画图软件或Word软件描绘出想像的未来机器人
2.收集机器人的资料,用PPT制作一份介绍机器人的演示文稿作业:二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