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机器人导游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机器人导游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摄影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6-12-06 11:1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机器人导游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SETM教育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多元化教学方式,对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非常有效。本课以程序故事《小猫学魔法》为线索,把学生文明社交、故事创作、工程设计、编程语法学习、云平台互动交流等综合能力进行可持续性提升。
认识目标:
1、社交沟通能力培养
2、故事创作与Scrach程序转换
3、互动协作环境下的综合能力提升
4、故事情节创作能力培养
技能目标:
1、判断语句与循环语句的理解与应用
2、Scrach角色外形的综合性程序设计
3、触发程序的编写与应用
情感目标:
1、文明礼貌的社交习惯培养
2、大胆创意,认真探究,严谨实施的学习与处事习惯培养。
2学情分析
本课为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第14课《机器人导游》改编,原为机器人程序设计内容。因为实际设备条件原因,改为基于好好搭搭云平台的Scrach编程故事《小猫学魔法》。在完成原教材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提高教与学的难度与可拓展性。六年级学生具有一进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且乐于自我表现,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学习了四个课时的Scrah编程,学习兴趣高并有一定的基础。可以进行多元化综合性内容的学习。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文明社交;2、判断语句与循环语句的理解与应用;3、云平台下的互动协作;4、编程习惯培养;5、创意能力开发;6、形象性情节与程序工程转换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
1、形象性故事情节与Scrach程序转换;2、判断语句与循环语句的理解与熟练应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提出本课任务
1、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用Scrach程序,创作一个小猫学魔法的程序故事。Scrach小猫非常想学习一些神奇的变身魔法。决定寻找那些魔法师来教他魔法。我们在故事也从这里开始。
2、积件演示并讲解
3、教师:小猫学到魔法了吗
学生:没
教师:为什么
学生:小猫不礼貌
教师:当我们向别人学习请教的时候,应该如何说话呢 请两位同学演示。
4、两位学生角色扮演对话
教师:两位同学的表现非常不错,我们的故事就按每位同学自己的构思继续下去。但在继续之前,我们先来熟悉一下程序的编写。
活动2【导入】二、任务讲演
1、教师:我们有两个角色,脚本也分两个部份。小猫的脚本又分四个部分,虽然看上去程序很多,但他们非常相似。只是按键的方向不一样。每按一次程序就向下走一次,判断一次,注意判断语句的提取位置。魔法师这里除了有一条判断有没有碰到小猫之外,又多的一个循环语句。大家看明白了吗 真的看明白了的话我来考考大家。
2、演示积件“双个语句”
教师:为什么右边要用循环,左边不用
3、学生回答
4、教师归纳补充
教师:小猫的程序每按键一次,就可以向下执行一次,每次都可以判断一次。魔法师的脚本没键可按,能只有通过循环语句不断得自己执行,循环语句一旦进入循环它就不再自己再向上或向下运行,一直循环在这个区域。除非手动干预或是加上停止语句。
活动3【活动】三、仿编程序故事
1、教师:这回真的懂了吗 下面我们就来设计一个有礼貌的小猫向魔法师讲教的程序,不需要标题。
2、教师发布任务后学生开始设计
3、教师巡视指导,发掘典型案例
4、案例点评
活动4【练习】四、创编程序故事
1、教师:我们的小猫变得礼貌多了,于是魔法师决定教小猫魔法。请同学们自己进行小猫所学魔法的创作。这里老师给大家一个参考实例
2、积件演示:变身的程序故事
3、教师:做好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的成果发布出来,让全班甚至全世界的小朋友一起分享点评。分享只需记牢三步:一重命名成自己的名字,二保存,三共享。我们就可以在首页的最新作品看到你自己成果了,并且在下面可以点评。
4、学生创作
5、教师巡视与点评
6、典型案例讲解,抓住普遍性
活动5【活动】五、互动拓展
1、教师:同学们这是一只小猫非常好学的小猫,他除了向一个魔法师学生之外,也许要向更多的魔法师学习。甚至在求学的路上会遇到不同的人甚至怪物。大家可以尽情得发挥自己的想象编写后面的程序故事。记得让大家分享你的作品。
活动6【作业】六、总结延伸
教师:同学们小猫的求学之路没有止境,这个程序将永远保存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可以回去后继续编写与分享。同时今天也许是我们小阶段最后一节信息技术的新授课。但是同学们的求学之路也是没有止境的,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礼貌待人。大胆得去探究问题,并认真严谨得去实施自己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