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八年级上册课时教案(1)
时间:
主备人:
审核人:
课
题
歌唱祖国
课节
一1
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激励学生愿意做一名光荣少年,愿意用自己所学知识去回报社会。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五线谱,学会运用五线谱知识来学习歌曲,并了解一些变声期嗓音保护的基本常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演唱歌唱祖国曲,激励新时期青少年志存高远、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重点
能够有感情的、自信地演唱歌曲《歌唱祖国》,展现出当代青少年的崭新风貌。
难点
.在演唱歌曲时,要注意附点四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的唱法,唱准附点节奏。
2.在学习音乐知识方面,要熟悉各音在线谱上的位置及其音名和唱名。
教材分析
1、《歌唱祖国》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歌曲,应教会学生自信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现出青少年时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2、音乐知识:五线谱的初步识读、青少年变声期嗓音保护的基本常识。
学情分析
1、从学段目标来分析,初中生的学生生理、心里渐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所以我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来巩固和提高学生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
2、从表现形式来分析,初中生的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3、从创造性来分析,学生乐于参加班级或学校组织的音乐活动,能够运用综合艺术表现手段,与他人合作进行班级活学校文艺活动的创意和设计。
综上所述,从学生的整体情况来看,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愿望较强,通过歌曲的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定能把握好歌曲的风格和情绪,能够自信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很好地表现歌曲。,扩大音乐欣赏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到教学中。
主要教学过程设计
修改
导入
同学们好,欢迎大家走进音乐课堂。大家知道,十月一是我们祖国的生日,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想用各种形式来抒发对祖国的爱。那我这里有一篇歌颂祖国的散文诗。哪个同学能有感情的朗读?(出示课件)
师:这个同学的朗读非常的好,那我们音乐课肯定要用音乐的方式来表达,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歌(点课件,出现标题)《歌唱祖国》我们先来听一下范唱,但是我们要带着问题去听,这首歌曲适合在什么样的场合运用?你的
感受如何?(放音乐)
师:听完歌曲我们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运动会,军队,行进的时候——
师:第二个问题————
生:很激昂,很催人奋进(感受)
师:大家总结的很好,其实你们刚才总结的就是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歌唱祖国》的体裁,就是进行曲。
二、初学。
1、看导入歌唱祖国乐曲播放时候的图片,了解这首歌曲的应用范围。
2、讨论歌曲风格特点。
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进行曲的风格特点,速度是不快不慢。那么进行曲的力度是怎么样的呢?讨论一下。有的同学说强,有的说弱,如果想表现部队行进的办度,就要强一点,所以这个应该是。。。。对,强。就是这些固有的特点才给同学们带来了刚才那些感受。我们再来听一遍,请大家在听的时候能注意体会歌曲的这些演唱风格。
1、(听一遍歌曲)
分析这首歌曲是几段体,各段之间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2、那我们就跟琴一起来唱一下第一部分。在唱的时候,请同学关注一下,第一部分的旋律有什么特点?(用四二拍的强弱规律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答案)
3、这种旋律就叫做弱起,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唱弱起节奏歌曲的时候要注意将歌曲的强弱规律唱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把第一部分的风格特点唱出来。再唱一遍歌曲。(师指挥)
4、刚才同学们唱很好,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二部分。先跟琴唱一下。
5、将重点句子单独进行演唱,师纠正。
6、将两句连起来唱。
二、
扩展学习
1.声音处理
师:大家歌曲唱的很准确,但是感觉缺少一种情绪,我们来了解一下歌唱祖国创作的历史吧。(放课件)
2、找生来评价应该用怎么样的情绪来唱。
师:调整状态,进行启发,保持状态,完整演唱。
三、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会歌曲《歌唱祖国》的第一段,还学会了进行曲、各种音乐要素在歌唱中的作用等新的知识。课后,同学可以自己练唱一下歌曲的第二、三段,下课。
作业
为父母演唱所学歌曲。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