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高中生物选修三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试卷(含答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版高中生物选修三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试卷(含答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12-06 20:0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试卷(含答案)
1.下列关于矿区废弃地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造成了土地、土壤的破坏
B.阻碍植被的生长
C.可能产生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D.对现今生存的生物无多大影响
解析:选D。矿藏开采后,造成土体、土壤和植被乃至整个地区生态系统的破坏,矿区极端恶劣的土地条件又会阻碍植被的生长,还可能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2.下列叙述不符合西方国家生态工程建设特点的是(  )
A.强调经济效益,应用范围广泛
B.集中治理环境污染的目标
C.采取介于工程和自然恢复力的中间途径
D.集中对已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
解析:选A。目前,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应用范围比我国小,也不那么强调经济效益。
3.(2011年西安中学高二检测)下列关于我国生态工程与西方国家生态工程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以治理环境污染和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我国的生态工程则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 ②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应用范围比我国小③我国的生态工程难以像西方国家那样,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
A.①②③         
B.②
C.③
D.②③
解析:选D。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除了治理环境污染的目标外,主要是通过介于工程和依靠自然恢复力的一种中间途径,集中于对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我国的生态工程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不但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总体来看,发达国家的生态工程应用范围比我国小,也不那么强调经济效益。不过,目前我国的生态工程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缺乏定量化模型指导,难以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等。
4.我国的湿地面积仅次于加拿大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水域和陆地的自然过渡形态,因此它具有多种多样的作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的是(  )
A.是世界上生产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
B.调节区域气候
C.为迁飞的鸟类和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
D.蓄洪防旱
解析:选A。湿地被誉为地球的“肾脏”,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为迁飞的鸟类和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场地,以及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等功能。但它的生产能力并不是世界上最强的,生产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
5.请仔细读图,然后指出该生态农业的优点。
(1)生态农业设计的基本原理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农业的优越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农作物―→猪―→农户”这条食物链中,若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产出300摩尔氧气,则农作物同时产出______摩尔葡萄糖,农户从猪中获取的能量最多相当于________摩尔的葡萄糖。
解析:本题考查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建设遵循的原理和优势,以及应用能力、理解分析能力等。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是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食物链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这样,各种农产品的生产互相协调,互惠互利,实现了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人们可以利用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对生物种群进行人为调节;用天敌减轻生物危害,用生产农产品的废弃物做饲料和肥料,减轻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污染。能量和物质在食物链中传递按10%、20%逐级递减。
答案:(1)①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②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2)各种农产品的生产互相协调,互惠互利,实现了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3)50 2
(紧扣教材,思考感悟)
【讨论】
1.在这一案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教材P117)
答案: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等。
2.这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做法?(教材P117)
答案:这个案例以沼气工程为核心,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3.小流域的综合治理,“综合”表现在哪些方面?(教材P118)
答案:“综合”表现在它一改以前的单纯造林和蓄水、减沙等工程模式,同时考虑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但注重通过还林、还草、筑坝等措施达到蓄水、降低土壤侵蚀的生态效果,还考虑到了如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4.为什么要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教材P118)
答案:山顶土壤条件、气候条件恶劣,不宜蓄水,交通不便,改造成本高,适宜封山,依靠自然恢复力来恢复植被;山腰、荒地等土壤,虽然水分条件较好,但是仍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对于这样的地方可以自然恢复,也可以人为种植适宜的林木、草或果树等,加快植被恢复速度,这样既能降低土壤侵蚀,又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沟底而言,应建设堤坝系统,它可以蓄水和淤积土地,还能够减少山体的崩塌和滑坡,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坡地和山脚农田来说,土壤、水分条件良好,交通也较方便,土地生产力高,适宜种植农作物来解决人们的粮食和收入等问题,但是在坡地上要水平梯田种植,以减少水土流失。根据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既要考虑到生态效益,又要考虑到人们的生活和收入问题,这体现了生态工程协调与平衡、因地制宜的原理和思想。
5.从这一案例看,当地是怎么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这一模式在其他小流域能够照搬吗?(教材P118)
答案:上题分析中已解答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问题。这种模式在其他小流域不能照搬,还是要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工程建设,不同气候带、不同自然条件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其生态工程的模式应各具特色。
6.国家为什么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兴建三北防护林工程?这一工程为什么需要如此漫长的时间?(教材P120)
答案:三北防护林横跨中国13个省551个县,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环境的质量关系到这一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关系到下游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如黄河上游的水土流失容易导致下游地区的洪水泛滥,而危害巨大的沙尘暴的发生也与这一地区的土地沙漠化关系密切;同时这里自然矿产资源丰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这一地区区域广阔,气候、自然条件复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情况也决定了这个工程需要较长的时间,非一朝一夕之功。
7.这一工程横跨多个省区,根据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生物多样性原理,不同地区在造林设计上应当注意什么问题?(教材P120)
答案:这一工程横跨中国13个省55个县。不同地区在造林设计上应当注意的问题是:首先应考虑树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种植适宜品种,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其次要考虑树种的多样性,保证防护林体系的稳定性;不同地区应根据当地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如条件恶劣的地区应该结合自然恢复力,而农区的防护林中农田防护林网可能占较大比重。
8.当初人们为什么要围湖造田?(教材P121)
答案:主要原因:我国历来人多地少,在“以粮为纲”的年代,围湖造田,种植农作物,以生产更多的粮食;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没有认识到湖泊的巨大生态调节功能也是重要原因。
9.为什么说退耕还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实施这一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教材P121)
答案:退耕还湖不仅包括退耕地为湖区,还包括退耕后湖区上游以及湖区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重要的是原耕地上居民的迁移,要解决迁出居民的生活和就业等问题,这是退耕还湖工程的主要困难。
10.地处湖区上游的人们对湿地恢复生态工程有什么责任?(教材P121)
答案: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例如,减少工厂、生活污水往水体中的排放,农田中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