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
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澳大利亚草原上的野兔经常泛滥成灾,采取下列哪项措施会既减轻灾害,又符合生态学原理
(
)
A、人工捕杀
B、使用化学药品毒杀
C、适量引进病毒等病原体
D、大量引进狼、狐等肉食动物
2、不适当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使该物种在当地大量繁殖,导致严重危害,下面哪种情况可能和外来物种的大量繁殖无关(
)
A、缺乏天敌
B、食物丰富
C、气候适宜
D、对本地物种没有影响
3、下列描述不属于环境污染类型的是(
)
A、生物性污染
B、化学性污染
C、物理性污染
D、水域性污染
4、在进出口口岸,进出口检疫部门要对进口货物进行严格检疫,严格禁止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若害虫流入境内后,不会发生的是(
)
A、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
B、一般会缺少其天敌
C、对境内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D、不适应新环境,很快灭亡
5、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
)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B、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
C、树木的大量砍伐
D、海洋石油的开采
6、如果在某一生态系统中,不适当地引入一个物种,如澳大利亚引入了欧洲的一种野兔,将会带来的后果最可能的是(
)
A、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提高了生物的多样性
C、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绝对没有什么影响
7、下列不属于生物性污染的是(
)
A、动物污染
B、植物污染
C、微生物污染
D、有机磷污染
8、下列不属于生物性污染特点是(
)
A、预测性难
B、范围广
C、潜伏期长
D、破坏性大
9、水华是很多水生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的现象,下列关于水华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华是由于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
B、微生物大部分是动物
C、石油泄漏可以导致水华
D、水华危害不大,可以不用担心
10、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性检疫害虫。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尤其以阔叶树为重。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造成严重的危害。下列叙述关于生物入侵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脱离原产地失去和当地物种之间的制约关系
B、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特点
C、生物入侵后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
D、美国白蛾可以直接引入天敌灭绝
二、非选择题
11、目前在我国一些地区引进的水葫芦、紫茎泽兰等外来物种急剧增长,甚至取代了当地的优势物种,这一现象引起各界的关注。请根据生态学原理回答:
(1)外来物种在侵入地区定居扩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外来物种对原有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赤潮和水华类生物性污染:避免水体______________,尽量减少______________的产生;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及时进行处理。生物入侵类生物性污染:主要采取
_____________的措施。引进外来物种时一定要慎重。微生物污染的防治:控制致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排入水体和土壤,也是预防生物性污染的重要措施。
13、水葫芦的危害:疯狂蔓延使很多水生生物处于灭绝的边缘。凤眼莲对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野蛮的封锁策略,挡住阳光,导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导致水生动物死亡。同时,任何大小船只也别想在水葫芦的领地里来去自由。不仅如此,凤眼莲还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凤眼莲死后腐烂体沉入水底形成重金属高含量层,直接杀伤底栖生物。
请回答:(1)一种生物经自然或人类的途径从原来的分布区域迁入一个新的区域,其后代在新的区域里迅速地_______________
,对迁入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性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造成的污染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性污染的污染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逐步__________________新的环境,不断增殖并占据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危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人类生活。
答案:
D
D
D
D
B
C
D
B
A
D
11.没有天敌
环境条件适宜
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2.富营养化、污染物、预防、细菌、病毒。
13.繁殖扩散、生物多样性、稳定性、由生物有机体对人类或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动物污染、植物污染、微生物污染,活的生物、适应、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