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传感器 课件 (1)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4传感器 课件 (1)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2-07 09:4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传感器期末复习传感器是指这样一类元件:它能够感受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 量,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电压、电流等 量,或转换为电路的通断。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了。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和输出部分组成,通过敏感元件获取外界信息并转
换 信号,通过输出部分输出,然后经控制器分析处理。
常见的传感器有: 、 、 、 、力传感器、气敏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磁敏传感器等。一、传感器定义二、常见传感器元件 1.光敏电阻:光敏电阻的材料是一种半导体,无光照时,载流子极少,导电性能不好;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能变好,光敏电阻能够把 。
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它就象人的眼睛,可以看到光线的强弱。 2.金属热电阻和热敏电阻:金属热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 ,用金属丝可以制作 传感器,称为 。它能用把 这个热学量转换为 这个电学量。
热敏电阻的电阻率则可以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或____。
与热敏电阻相比,金属热电阻的 好,测温范围 ,但 较差。 3.电容式位移传感器能够把物体的 这个力学量转换为 这个电学量。
4.霍尔元件能够把 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
例1、如图所示,将万用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再将电表的两支表笔与一热敏电阻Rt的两端相连,这时表针恰好指在刻度盘的正中间。若往Rt上擦一些酒精,表针将向 (填“左”或“右”)移动;若用吹风机将热风吹向电阻,表针将向 (填“左”或“右”)移动。 例2、如图所示,有电流I流过长方体金属块,金属块宽度为d,高为b,有一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于纸面向里,金属块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为n,试问金属块上、下表面哪面电势高?电势差是多少?(此题描述的是著名的霍尔效应现象)
?例3、传感器是把非电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压力、角度等)转换成电学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电量等)的一种元件.如图所示中的甲、乙、丙、丁是四种常见的电容式传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两极间的电量不变,若电压减少,可判断出h变小
B.乙图中两极间的电量不变,若电压增加,可判断出θ变大
C.丙图中两极间的电压不变,若有电流流向传感器的负极,则x变小
D.丁图中两极间的电压不变,若有电流流向传感器的正极,则F变大 三、传感器的应用实例1.力传感器的应用——电子秤
(1)构造:电子秤由 和金属梁组成,应变片是一种敏感元件,现多用 材料制成。他能够把物体 这个力学量转换为 这个电学量。
(2)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弹簧钢制成的梁形元件右端固定,在梁的上下表面各贴一个应变片,在梁的自由端施力F,则梁发生弯曲,上表面拉伸,下表面压缩, 上表面应变片的电阻 ,下表面应变片的电阻变小.F越大, 弯曲形变 , 应变片的阻值变化就越大.如果让应变片中 通过的电流保持恒定,那末上面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变大, 下面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变小. 传感器把这两个电压的差值输出.外力越大, 输出的电压差值也就 。 2.声传感器的应用——话筒
(1)话筒是一种常用的 传感器,其作用是把 信号转换成 信号. 话筒分为 , , 等几种。
(2)电容式话筒:原理:是绝缘支架,薄金属膜和固定电极形成一个电容器,被直流电源充电.当声波使膜片振动时,电容发生变化,电路中形成变化的电流 ,于是电阻R两端就输出了与声音变化规律相同的电压.
(3)驻极体话筒:它的特点是 , , , .其工作原理同电容式话筒,只是其内部感受声波的是 。 3.温度传感器的应——电熨斗
(1)在电熨斗中,装有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其作用是 ,当温度发生变化时, 双金属片的 不同,从而能控制电路的通断
(2)电熨斗的自动控温原理:
常温下,上、下触点是接触的,但温度过高时,由于双金属片受热膨胀系数不同,上部金属膨胀 ,下部金属膨胀 ,则双金属片向下弯曲,使触点分离,从而切断电源,停止加热.温度降低后, 双金属片恢复原状,重新接通电源,从而保持温度不变。(图书P63)例2、动圈式话筒和磁带录音机都应用了电磁感应现象,图甲所式是话筒原理,图乙所式是录音机的录音、放音原理图,由图可知:
① 话筒工作时录音磁铁不动,线圈振动而产生感应电流.
② 录音机放音时变化的磁场在静止的线圈里产生感应电流
③ 录音机放音时线圈中变化了的电流在磁头缝隙处产生变化的磁场 甲
④ 录音机录音时线圈中变化的电流在磁头缝隙处产生变化的磁场
其中正确的是:
?

?
?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温度传感器的应用——电饭锅
(1)电饭锅中的温度传感器主要元件是 ,它的特点是:常温下具有铁磁性,能够被磁铁吸引,但是上升到约103℃时,就失去了磁性,不能被磁体吸引了。这个温度在物理学中称为该材料的“居里温度”或“居里点”。
(2)感温铁氧体是用 、 和 混合烧制而成的。(书P65)例1.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可分为两部分,即控制部分:由 S2、、R1和黄灯组成,工作(加热)部分;有发热电阻R3、R2和红灯组成,S1是一个磁钢限温开关,手动闭合,当此开关的温度达到居里点(103℃)时,自动断开,且不能自动复位,S2是一个双金属片自动开关,当温度达到70℃—80℃时,自动断开,低于70℃时,自动闭合,红灯、黄灯是指示灯,通过其电流必须较小,所以R1、、R2起 作用,R3是发热电阻,由于煮饭前温度低于70℃,所以S2是 (填断开或闭合)。接通电源并按下S1后,黄灯熄而红灯亮,R3发热,当温度达到70℃—80℃时,S2断开,当温度达到103℃时饭熟,S1断开,,当温度降到70℃以下时,S2闭合,电饭煲处于保温状态,由以上描述可知R2 R3(填﹤或﹦或﹥),若用电饭煲烧水时,直到水被烧干S1才会断开,试解释此现象。 5.温度传感器的应用——测温仪
(1)温度传感器可以把 转换成电信号,由指针式仪表或数字式仪表显示出来。
(2)测温仪中的测温元件可以是 、 、 等,还可以是 等。6.光传感器的应用——鼠标器、火灾报警器
(1)机械式鼠标器内的码盘两侧分别装有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受管,两个红外接受管就是两个 。
(2)有的火灾报警器是利用烟雾对光的散射来工作的,其带孔的罩子内装有发光二极管LED、光电三极管和不透明的挡板。平时光电三极管收不到LED发出的光,呈现高电阻状态。烟雾进入罩内后对光有散射作用,使部分光线照射到光电三极管上,其电阻变小。与传感器连接的电路检测出这种变化,就会发出警报。 四、传感器应用实验
1.普通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
(1)二极管具有 导电性。
(2)发光二极管除了具有单向导电性外,导电时还能 。普通的发光二极管是用磷化镓和磷砷化镓等半导体材料制成,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该类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大于1.8v. 2.晶体三极管
(1)晶体三极管能够把微弱的信号 。晶体三极管的三极分别为发射极e.基极b和集电极c.
(2)传感器输出的电流或电压很 ,用一个三极管可以放大几十倍以至上百倍。三极管的放大作用表现为基极b的电流对电极c的电流起了控制作用。3.逻辑电路
(1)对于与门电路,只要一个输入端输入为“ ”,则输出端一
定是“0”;反之,只有当所有输入都同时为“ ”,输出才是“1”。
(2)对于或门电路,只要有一个输入“ ”,则输出一定是“1”;反之,只有当所有输入都同时为“ ”时,输出才是“0”。
(3)非门电路中,当输入为“0”时,输出总是“ ”;当输入为“1”时,输出反而是“ ”。非门电路也称为反相器。 传感器应用 1、温度传感器的应用——冰箱温度控制器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温度较高时压缩机自动工作,达到设定低温后就自动停止工作?
2、凸轮为什么可以改变设定的温度?氯甲烷及它的蒸气电熨斗结构 如图所示为温度报警器的工作电路,试分析其工作原理 。 常温下,调整 R1的阻值使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 A 处于低电平,则输出端Y处于高电平,无电流通过蜂鸣器,蜂鸣器不发声;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 RT 阻值减小,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 A 电势升高,当达到某一值(高电平),其输出端由高电平跳到低电平,蜂鸣器通电,从而发出报警声,Rl的阻值不同,则报警温度不同。 如图所示电磁继电器工作电路,图中虚线框内即为电磁继电器,D为动触点,E为静触点.试分析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当线圈 A中通电时,铁芯中产生磁场,吸引衔铁B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动触点D向下与E接触,将工作电路接通,当线圈A中电流为零时,电磁铁失去磁性,衔铁B在弹簧作用下拉起,带动触点D与E分离,自动切断工作电路. 原理分析练习题第 5 题练习题第 7 题 当膜片向右运动的过程中有( )
A.电容变大 B.电容变小
C.导线AB中有向左的电流
D.导线AB中有向右的电流练习题第 9 题练习题第 10 题练习题第 13 题练习题第 14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