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基础达标
1.下列关于中世纪基督教的演变表述正确的是
( )。
①最初的基督教是下层人民反抗压迫的宗教团体 ②4世纪初期,基督教逐渐演变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③11世纪,基督教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④天主教会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进行了8次“十字军东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A
2.中世纪的欧洲,教皇确立大一统神权统治的主要原因是
( )。
A.封建割据、王权衰微
B.封建王权需要借助教会的支持
C.教皇实力强大
D.人们大都是教会的子民
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主要原因”,B、C、D三项中的现象是A项造成的,故选A项。
答案 A
3.中世纪的欧洲,垄断学校教育的是
( )。
A.教会
B.国王
C.贵族
D.资产阶级
答案 A
4.1096~1291年,教皇先后进行了八次十字军东征,主要是为了
( )。
十字军东征
A.扩大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清除伊斯兰教
C.扩张天主教会的势力范围
D.维护教皇权威
解析 教皇组织十字军东征,名义上是反对异教徒对基督教“圣地”与信徒的蹂躏,实际上是为了扩张天主教会的势力范围。
答案 C
5.据赎罪券价目表:“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洗净罪恶了。”这反映出中世纪的天主教会
( )。
A.关心广大民众的基本需求
B.注重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
C.各种活动都有明确的价格
D.公开用欺骗方式榨取钱财
解析 教会关于赎罪的说教,纯粹是公开的欺骗。兜售赎罪券,是教会榨取钱财的重要手段。
答案 D
6.观察下图,在中世纪的欧洲存在着很多这种“异端”裁判所,主要是为了
( )。
A.维持社会安定
B.压制各国王权
C.维护教会权威
D.打击各种犯罪
解析 裁判所的职责是审判并镇压“异端”,压制同教会说教不符的学说和
思想,以维护教会权威。
答案 C
7.14~15世纪欧洲“异端”运动高涨时的代表人物是
( )。
①威克里夫 ②胡司 ③伯利克里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答案 C
8.从思想上对天主教会统治造成巨大冲击的是
( )。
A.文艺复兴运动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
D.生产力的发展
解析 对天主教统治造成冲击的因素很多,从思想上说是文艺复兴运动。
答案 A
9.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出现的新因素包括
( )。
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②民族国家 ③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④人文主义思想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支持封建君主消灭各地封建割据势力,民族国家逐渐形成。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各国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同时,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教会的神权束缚,建立以人为中心的新的文化体系,人文主义思想兴起。
答案 B
10.阅读下面材料:
恩格斯说:“封建制度的巨大的国际中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它在尽管发生各种内部战争的条件下还是把整个封建的西欧联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系,同闹分裂的希腊正教徒和伊斯兰教的国家相对抗。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了一圈神圣的灵光。它按照封建的方式建立了教阶制。最后,它本身就是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的地产的整整三分之一。要想把每个国家的世俗的封建制度成功地各个击败,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请回答:
(1)天主教会是如何把整个封建的西欧联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系的?这一体系的实质是什么?(8分)
(2)恩格斯为什么说“要把每个国家的世俗的封建制度成功地各个击败,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6分)
解析 第
(1)问要求回答中世纪时天主教会发展势力的手段,回答时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第(2)问要从教会在欧洲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回答。
答案 (1)整顿教会,建立封建性的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加强对教会组织的控制;与封建王权进行权力争夺,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廷;组织“十字军东征”,对抗东正教和兰国家,以扩张天主教的势力;对民众进行蒙昧和禁欲的说教,以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这一体系的实质是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2)罗马天主教会既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又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了一圈神圣的灵光,因此,要推翻欧洲阻碍社会发展的封建制度,就必须打破天主教会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