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2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土地制度,将收归国有的包税地的一半分配给王公贵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绅,其最重要的影响是
(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消除了割据势力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2.1809年6月30日,以奥马尔·麦克莱姆为代表的长老,聚集在爱资哈尔清真寺,抗议阿里侵犯他们的利益,并扬言:“阿里是我把他扶上台的,我保证也能把他赶下台。”阿里侵犯长老们“利益”的举措是
( )
A.歼灭马木路克势力
B.清查并没收违规的宗教地产
C.全面废除包税制度
D.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体制
3.埃及的长绒棉洁白光亮,素有“白金”之称。发展长绒棉是穆罕默德·阿里的功绩之一,他通过这一举措
( )
①赚取了大量外汇 ②提高了农业效益 ③为其他改革措施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④促进了埃及民族工业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穆罕默德·阿里大力推行文化教育改革,实行开放政策,其作用有
( )
①推动了埃及文化事业的发展 ②推动了埃及的近代化 ③彻底消除了封建思想 ④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穆罕默德·阿里在经受西方文明的洗礼时,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下列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
①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 ②进行医疗改革 ③培养新型军官 ④选派了大批埃及青年去欧洲留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穆罕默德·阿里
材料二 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阿里
材料三 穆罕默德·阿里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在取得埃及政权后,他表面上装着向素丹称臣纳贡,内心里却想摆脱素丹的统治。有一次,他接到素丹的一份诏谕,激动地说:“我作为一个不知名的冒险家来到埃及,我一步步地向前迈进。如今,我在这里已经站稳脚跟,不错,我已经站稳脚跟。”接着,他狠狠敲打着这份诏谕说:“我从来就没有什么主人!”穆罕默德·阿里的最终宿愿是以埃及为中心,建立一个庞大的阿拉伯帝国,以取代日益衰落的奥斯曼
帝国。
——《埃及近代史》杨灏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1)材料一中,阿里是如何“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的?
(2)根据材料二、三,回答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综观穆罕默德·阿里的一生,应该说他是埃及近代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建立了许多功勋,因此被马克思称为“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的人”。历史学家也普遍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是19世纪的伟大统治者之一”,是“近代埃及的奠基者”。
材料二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阿里
请回答:
(1)为什么说穆罕默德·阿里是“近代埃及的奠基者”?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穆罕默德·阿里在治国方面有什么有益思想值得今天借鉴?他的思想有什么局限性?
答案
1.C 2.B 3.A 4.A
5.A
6.(1)①创办近代工业。②学习西方先进技术。③仿效欧洲国家改革行政制度。④学习西方改革军事。
(2)改革的核心是军事改革。采取的措施:①建立军事工业,生产先进军事装备。②创办埃及军官学校,从国外聘请教官,培养军官。③实行征兵制,按西欧国家模式,组织训练新式军队。④大力发展海军。
7.(1)穆罕默德·阿里在土地改革中扫清了阻碍埃及社会发展的马木路克、宗教长老集团和落后的包税制;在工业上大力建立军事工业,发展民用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推动了埃及的工业化进程;在政治体制上仿效欧美,为埃及的政治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在文化方面建立新式学校,派留学生出国,推动了埃及教育近代化;在军事方面废除雇佣兵制,实行征兵制,有利于埃及军事的近代化。
(2)借鉴:主动向西方学习,对外开放;实现民族独立的前提是建立强大的现代化军队,而军队现代化关键在于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局限性:没有认识到实现国家强大和独立的根本在于革除落后的封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