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明治维新 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3 明治维新 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7 10:0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选修1(人教版)
第3课 明治维新
1.明治维新把日本从一个以世袭为主决定地位的社会,变成了一个以受教育程度和个人成就为主决定地位的社会。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版籍奉还,废藩置县
B.废除等级,四民平等
C.移风易俗,文明开化
D.地税改革,土地私有
解析:“四民平等”产生的社会效应是:通过社会平等以及公民权利的保障改变了传统社会中世袭罔替所包含的社会价值,而代之以靠个人努力和奋斗取得社会地位和新生活的价值。
答案:B
2.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  )
A.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
C.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
答案:D
3.下列关于明治维新中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承认土地私有制,使农民得到土地 ②禁止土地买卖,维护农民利益 ③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制度
④有利于日本农业生产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后,确立的是地主和富农的土地所有权,维护的也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农民并没有得到土地。土地所有权的确立,提高了土地经营者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答案:C
4.造成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与蒸汽机数量变化(见下图)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午战争的取胜
B.1889年宪法的颁布
C.“殖产兴业”的政策
D.军事工业的刺激
解析: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建厂和建设近代交通业,促使其工厂和蒸汽机的数量大大增加。
答案:C
5.和英美相比,日本明治维新后所建立的军队的最大不同是(  )
A.军队由军部指挥
B.军部不受内阁干预
C.所有军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
D.军人必须效忠天皇
解析:英美近代军队是置于行政权的领导之下,议会又对其有一定牵制作用,但由于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军队的地位比较特殊,直接听命于天皇,不受内阁的干预。至于指挥军队机构的名称、军人受到的教育和军人的信仰,则是由各国具体情况而决定的。
答案:B
6.教育改革是明治维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深刻影响了日本社会近代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教育改革法令……《学制》改变了德川时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转而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关于奖励学业的告谕》,宣扬学问是立身之本,并批判了以往教育的误区:“认为学问系士人以上之事,至于农工商以及妇女则置之度外,不知学问为何物”。大力提倡教育机会均等,“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据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著
《新编日本通史》
材料二 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乎此。……一旦缓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者不独为朕忠良臣民,又足以显彰尔祖先之遗风矣。
——《教育敕语》(明治二十三年十月三十日)
(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教育改革在内容和对象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有利于这些变化的政治、教育改革措施。
(2)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教育改革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
解析:(1)从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转而重视科学技术教育、教育机会均等;举措联系明治维新的内容。
(2)影响从题中“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及所学知识分析教育改革的积极作用;从题中“无穷之皇运、为朕忠良臣民”等信息分析教育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
答案:(1)变化:内容方面:由儒家经典到科学技术。
对象方面:由“士人教育”到国民教育。
举措:废除封建等级制;宣布“四民平等”;成立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教育;建立三级教育体制,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2)促进:提高了日本国民的素质;为日本实现工业化提供人才保障。
阻碍:灌输忠君思想,导致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宣扬军国主义,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治维新后,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把全国的农业也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因此,新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就是必须解决土地问题……明治政府在农民斗争的压力下,担心丧失“民心”,可又害怕真正彻底的土地革命,终于采取了自上而下实行改革的办法。
——伊文成等著《明治维新史》
材料二 在东方后进国的日本,资本原始积累这一历史过程,与英国和其他西欧先进国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日本地主制度下的资本原始积累,其主要特点不是农民生产手段的被完全剥夺,而是农民剩余产品(剩余劳动)的被剥夺。其剥夺的主要方式,是国家征收地税。
——万峰《日本资本主义史研究》
材料三 改革中获益最多的是地主阶级,地主的地租直接来自佃农的剩余劳动以及部分必要劳动,而不是来自农业资本家的超额利润,这种地租显然带有封建地租的色彩。而地税改革给广大佃农带来的却只有苦难,……地税改革后的日本农村,每年都有大批农户丧失土地,或沦为佃户,或加入城市产业后备军的队伍。
——穆良平《日本地税改革探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明治维新后日本农业改革的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地税改革的作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在土地和地税改革方面的相关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明治维新期间的农业改革。
解析:(1)提取材料信息,“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把全国的农业也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农民斗争”等回答“背景”。
(2)从材料二中“日本地主制度下的资本原始积累”入手回答“作用”,联系教材知识回答“内容”。
(3)从农业改革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和局限性等角度辩证分析回答。
答案:(1)背景: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资本主义的发展;农民斗争的推动。
(2)作用:促进了日本的资本原始积累。
内容:土地: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地税:按地价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
(3)评价:保留浓厚封建色彩;给农民带来灾难;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