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根据两位数据记录表件礼物里平面坐标图,理解物理图像和数学图像之间的关系;
2、能用图像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速度-时间”关系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
3、知道速度-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能从图像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
1、根据一个理想化的数据表,从学生已有的的数学知识出发,将数学图像迁移到具体的物理情境中来;
2、了解如何用图像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及v-t图像,,同时运动数学中的一次函数帮助学生理解图像中的斜率、面几个是什么物理含义,使学
生从图像中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用各种不同方法描述物理现象的乐趣,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学情分析
由于我校的学生从初中上来基础相对薄弱,而图象在全国高考中又是必考题型。因此这章节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针对直线运动的s-t图进行研究。第二课时对v-t图象的研究并在所学的基础上进行拔高。在之前几节课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直线运动知识,也初步学会了时间坐标轴和位移坐标轴的使用,在数学上也具有平面坐标系的知识。但由于学生没有学习斜率的概念,所以该课时需花一定时间引入斜率的概念。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物理思维,本节课也花时间让学生去讨论点、线、斜率、截距、交点在s-t中的物理含义,让学生一定程度体验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
重点:用描点描绘位移和速度图像,并从中获取物理信息;
难点:能正确的分析图像,并能从中获取有用的物理信息。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展示图片
1、观看生活当中常见的图标,直观体验图象的直观性,从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图像引入图像应用在物理中。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接感受图象直观的特点。
活动2【导入】明确概念
2、观察课本表1-6-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数据表,说出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匀速直线运动:相同的时间位移相同,位移均匀变化,速度不变
设计意图:明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为接下来“读图”做准备。
活动3【活动】学生作图
3、根据课本表1-6-1中的匀速直线运动相关数据,在课本图1-6-1中画出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
时间t/s
0.00
0.02
0.04
0.06
0.08
0.10
0.12
位移s/m
0.0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活动4【讲授】规范作图
4、观察学生作图情况,并PPT演示作图步骤,规范作图
设计意图:明确尺规作图要求,让学生习惯规范作图。
活动5【活动】学生讨论
5、给出不同的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学生小组分别讨论,让学生自行去理解位移-时间图中点、线段、斜率、截距、交点所代表的物理含义。
根据右图,小组讨论回答如下问题:
说出A、B、C、D各自代表的物理含义
2、说出线段AB代表的物理含义
3、①、②、③直线代表物体做什么运动 有什么区别 你们小组是如何判断的
4、交点E又有什么样的物理含义
5、物体运动的轨迹是①直线吗
设计意图:学生参与课堂,学生通过预习,有一定知识基础,通过小组讨论,交换小组内的学习心得,慢慢理解s-t图的相关物理含义,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善于讨论解决学习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让学生对物理学科保持长久的兴趣。
活动6【活动】小组讨论结果展示
6、小组分别回答相关问题,过程中教师对于斜率概念的补充,同时及时纠正学生理解误区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这也是学生对于课堂小组讨论最期待的环节,都希望自己的学习成果都能展示,该环节对于提高学生对于学科兴趣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活动7【讲授】总结
7、根据上述环节,与学生一起总结位移-时间图中点、线段、斜率、截距、交点所代表的物理含义。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物理意义
反映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点
某时刻物体所在的位置
线段
某段时间内物体发生的位移
斜率
物体运动的速度
截距
出发时刻或出发位置
交点
表示该时刻两物体相遇
注意:
(1)s-t图像并不是运动轨迹。
(2)s-t图像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设计意图:总结s-t图相关物理含义,为接下来的s-t图的应用做好准备。
活动8【练习】巩固练习
8、列出几种常见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组织学生讨论回答相关图象的物理含义,巩固所学内容
(1)反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2)正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3)正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4)静止
方法总结:先“图”后“斜率”(以(1)为例,先看什么图(s-t图),再看斜率代表什么(斜率代表速度,是一条直线,斜率不变,速度不变,直线指向二四象限,因此斜率是负的,既速度为负,因此物体是做反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9、描述下列图象所代表的运动特点(规定学生用“套路”思考)
(学生分析:这是s-t图,斜率代表物体运动的速度,0至t1,斜率(倾斜程度)越来越小且为正,所以物体做速度越来越小的正向直线运动,t1时刻位移最大,t1至t2,斜率(倾斜程度)越来越大且为负,所以乙物体做速度越来小的反向直线运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套路”重新描述上述图象的运动,让学生感受方法带给他们的思考问题清晰感,也引导学生平时学习中多思考、多总结(套路),提高学科学习效率,进一步增强对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学习的成就感。
活动9【作业】课后作业
课本P21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