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练习(含答案)
1.(双选)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打点计时器可以连续工作很长时间,前后两次打点之间,只要时间间隔很短,完全可以在前一次打完点后不关闭电源。
B.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打点计时器每打两次点的时间间隔相等
C.纸带通过电火花计时器时,不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
D.电火花计时器是一种比电磁打点计时器先进的计时器,因此,使用电火花计时器进行实验,结果一定比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更精确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的原理基本一样
B.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外接的交流电压一样
C.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外接的交流电频率是一样的
D.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都是0.02s
3.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痕,下列关于纸带上的点痕的说法错误的是
A.点痕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B.点痕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C.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
D.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4.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50Hz的交流电,其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若纸带上共打出N个点,这条纸带上记录的时间为t,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T=0.1s,t=NT
B.T=0.05s,t=(N-1)T
C.T=0.02s,t=(N-1)T
D.T=0.02s,t=NT
5.(双选)关于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必须从第一个点开始选取整条纸带
B.根据情况选取点迹清晰的部分纸带
C.选取的第一个点记数为1,到第n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ns
D.选取的第一个点记数为1,到第n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n-1)
s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6.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够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4所示,滑块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29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1s,已知遮光条的宽度为3.0cm,试分别求出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和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
图4
7.电火花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出点迹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________V,当电源的工作频率是50Hz时,它打点间隔是________s.
一个同学在用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小车的运动时,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5所示,测出相邻各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1.99cm,BC=3.01cm,CD=4.00cm,DE=4.00cm,EF=4.01cm,FG=4.98cm,GH=6.01cm,HI=3.98cm,由以上数据可知该小车的运动特点是(需说明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
8.一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分析小车的运动速度时,从几条纸带中选出了一条不很完整的纸带,如图6所示.纸带上有六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已标在图中,单位是厘米.
图6
(1)计算0~6点之间的平均速度;
(2)打点计时器打第4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接近多少?
课后巩固练
1.BD 2.B
3.C [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记录了物体的位置,而点的个数又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点间的距离记录了物体运动的位移,故可反映物体的运动情况.]
4.C [电源频率f=50Hz,则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T==s=0.02s,纸带上共打出N个点,则有N-1个时间间隔即t=(N-1)T,C正确.]
5.BD
6.0.10m/s 0.27
m/s
解析 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极短,可以用短程内的平均速度来表示该点的瞬时速度.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1===0.10m/s;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2===0.27m/s.
7.交流220 0.02
①小车的运动是变速运动,因为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不相等;
②小车在CF段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匀速运动,因在同样的计时间隔内的位移近似相等.
8.(1)0.68m/s (2)0.83
m/s
解析 (1)0到6点间的平均速度为:
==×10-2m/s=0.676m/s≈0.68
m/s
(2)当打点计时器打第4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应当最接近于3~5点间的平均速度,则
4==×10-2m/s=0.834m/s≈0.83
m/s